2019-11-27 10:33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評估辦法》,央行、銀保監會將向參評銀行發送數據報送模板和數據填報說明,收集2018年數據,開展2019年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
11月26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征求意見稿)》,正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12月11日。這是繼2018年11月“一行兩會”發布《關于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后,首個配套細則的出臺。
根據《評估辦法》,央行、銀保監會將向參評銀行發送數據報送模板和數據填報說明,收集2018年數據,開展2019年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首先,采用定量評估指標計算30家參評銀行的系統重要性得分,評估的一級指標包括“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和“復雜性”,指標權重均為25%,每個一級指標下設若干二級指標,得分達到一定分值的銀行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初始名單。然后,結合其他定量和定性信息作出監管判斷,綜合評估參評銀行的系統重要性。系統重要性銀行最終名單經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確定后,由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
民生銀行首席宏觀研究員溫彬表示,隨著《評估辦法》的實施,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機構盲目擴張規模的沖動將會受到抑制,這也標志著差異化監管走向深入、步入實質階段。《評估辦法》通過對4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的定量打分,輔之以監管定性評價,為差異化監管奠定了較好基礎。預計6家國有商業銀行、2家政策性銀行、1家開發性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10家左右規模較大的城商行將進入備選,打分結果有望選定20家左右的銀行作為第一輪系統重要性銀行。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評估辦法》是評估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基本規則,是強化宏觀審慎管理、防范系統重要性銀行“大而不能倒”風險的重要舉措,有助于識別對我國金融體系有系統性影響的銀行,有助于增強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認定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推動系統重要性銀行穩健經營。
一旦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也意味著肩上“擔子”將更重。這主要體現在將會有額外的、更為嚴格的特別監管要求,以避免日常經營中盲目擴張;同時,為防萬一,還要制定特別處置機制,確保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經營失敗時,能夠得到安全、快速、有效處置,保障關鍵業務和服務不中斷。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指導意見》確定的分工,銀保監會仍依法負責對系統重要性銀行實施日常監管。央行則從強化宏觀審慎管理、防范系統性風險出發,一方面,牽頭制定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擬從實施附加資本要求、落實資本內在約束機制入手,強化流動性、大額風險暴露、風險數據加總和風險報告等方面的監管要求;另一方面,從制定恢復和處置計劃、開展可處置性評估等方面提出管理要求,切實提高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經營穩健性。同時,央行將持續開展系統重要性銀行監測分析,開展壓力測試,并視情況提出相應的附加監管要求。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