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3 09:3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見證并親歷了諸多“第一次”的科創板公司掌門人,百忙之中難得聚在了一起,涉及的話題很嚴肅。
原標題:剛剛,上交所召集50多位科創板公司董事長開會,強調這個關乎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很重要!
見證并親歷了諸多“第一次”的科創板公司掌門人,百忙之中難得聚在了一起,涉及的話題很嚴肅。
今天,上交所組織50多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開會,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曹勇、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盧文道、劉曉丹等資本市場的重量級嘉賓都來了……
這個會上聊了啥?上證報記者第一時間為你“劃重點”:
□怎樣看待注冊制之下運行的科創板?
□怎么盡快完成上市之后作為公眾公司、作為科創上市企業的身份轉換?
□董事長和總經理作為公司的掌門人怎么帶領好企業持續發展?
□董秘、財務總監作為公司規范運作、信息披露的責任主體怎么提升自身能力?
敲黑板!這個會上,監管層領導強調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上市之后必須嚴格履行持續信息披露義務,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給科創公司提個醒!促規范、防風險
12月2日,上交所舉辦首期科創板董事長、總經理專題培訓,現場云集了160多位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董秘及財務總監等“關鍵主體”。
董事長、總經理對公司的規范運作中、經營發展中起到謀大局、定方向的作用。此次專題培訓期間,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曹勇在致辭中,特別強調了科創板公司要抓機遇、擔責任、促規范、防風險。
“規范不僅僅可以為上市公司帶來發展機遇,也是防風險的關鍵。在上市公司發展過程中,其他板塊出現了一些亂象,有的上市公司沒有真實地披露信息,有的董事長、總經理或者實控人甚至把手伸向上市公司,存在違規擔保、資金占用,有的出現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行為。資本市場是個公開的市場,科創板是個被寄予厚望的板塊,規范是對大家沉甸甸的要求。”。
隨著企業的發展和市場的規范,市場約束會越來越強。好的企業可能保持良好的增長,差的企業會受到市場的約束。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給企業提供了機遇,強調市場化地選擇、市場化地培育企業,當企業接受不了這種市場考驗時,就會有市場化退出,這就是市場約束。
曹勇給科創板的“關鍵主體”們提了個醒:
防風險!第一要專注主業;
第二要內部做好良好的內控和風控;
第三要靈活運用資本市場的各項工具,注冊制和科創板帶給科創企業的機遇是無窮的,希望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平臺得到良好發展。
嚴格履行持續信息披露義務,十分重要!
上交所副總經理盧文道以“改革、愿景、變化、責任”作了主題演講,重點強調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科創公司上市之后要嚴格履行持續信息披露義務。
他說,事實上,注冊制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這不僅針對發行環節,也針對上市之后,對科創板上市企業的持續監管,科創板上市企業質量的提高,首先也要以履行好信息披露義務為基礎。
他同時強調:“要遠離急功近利、賺快錢的資本運作,遠離違法違規賺不義之財的資本運作。這種資本運作很多,違規擔保、利益輸送、發布題材、炒作股價甚至赤膊上陣侵占資金。在注冊制下違法違規成本不斷提升、投資者賠償更加充分的市場環境中,必然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上市之后,就成為了公眾公司。身份轉換之后,就會涉及更廣泛的投資者,涉及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涉及更廣泛的市場主體的關注,涉及更廣泛的輿論監督。“公眾”公司的一個重要的義務,就是持續信息披露,這也是評判上市公司質量的一個重要維度。
持續信息披露一是為別人,為公司股東,為投資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這決定他們是不是買賣公司股票,是不是成為公司股東,是不是參與內部治理。同時,上市之后還要接受證監會、地方證監局、交易所等在內的監管機構的監督。二是為自己,履行好信息披露義務不僅是義務和責任,也是上市之后依法正當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客觀要求和正確方式。
盧文道指出,信息披露有很多具體要求,專業性、實務性很強。具體來看主要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合規性——就是真實準確完整及時。通俗地講,別說假話,別做假賬,特別是財務信息、重大信息。
有效性——光合規還不行,怎么充分、簡明、可理解,要下功夫。科創企業技術先進性強,將來怎么向投資者用簡明可理解的方式,準確表達經營、產品、業務,成為投資者決策判斷的依據,也很重要。
重大性——披露的信息、事項可能特別多,要掌握對公司生產經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對投資者的決策有重大影響的重大性事項。
公平性——要平等對待所有投資者。意味著兩點:一是企業接受各類調研很正常,但要考慮公平性,不能提前說關鍵的、核心的、重大性的東西;二是公司內部掌握信息的人員不能利用相關信息進行交易。
科普一下:交易所總體上是自律監管,上市時企業與交易所集體簽署上市協議,上市協議是民事協議。上市協議中最重要的一個機制安排是遵守交易所制定的上市規則,接受交易所的自律監管。
警惕資本運作沖動和陷阱,緊盯“關鍵主體”!
要保障科創板行穩致遠,實現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必須要答好“重要的一題”。如何破題?還需要緊盯“關鍵主體”、抓住“關鍵少數”,明確他們在上市企業規范發展中的責任。
那么,問題來了!誰是“關鍵主體”?
他們就是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及控股股東、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
對“關鍵主體”而言,權利就是責任,有權利必須監督。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監督,是配套制度完善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要害”。
證監會、上交所和其他授課老師特別提醒科創板“關鍵主體”:警惕上市后的資本運作沖動與陷阱!
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也有賴于這些“關鍵先生”。
培訓強調,科創板是有使命的,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是有初心的,企業應當專注主營業務和技術創新,利用好資本市場。
簡言之,科創企業上市之后,仍然需要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力度,提高核心技術水平,讓科技創新成為驅動企業做大做強的主要動力。只有這樣,才能持續提升公司質量,也才有可能在五年、十年后長成資本市場的參天大樹、定海神針。
責任編輯:王帥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