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6 09:26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分機構來看,目前擁有產品數量最多的是瑞銀資管,共有9只,其中今年備案了6只;惠理位居其次,已備案8只產品。
原標題:外資私募加速布局“私轉公”有望試水
臨近年底,北向資金持續凈流入,外資私募也加緊布局中國。
12月以來,有3家外資證券類私募各備案一只產品,其中野村投資所發的產品為旗下首只。而從今年整體情況來看,截至12月13日,外資證券類私募已備案39只產品,比去年全年多近一倍。
而對于后市,多家外資私募相對樂觀。如貝萊德表示,在2020年全球投資中,適度看好風險資產;對于青睞的板塊,瑞銀看好5G智能手機供應鏈中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施羅德投資認為,芯片設計、材料、設備及半導體下游的終端應用,將是未來關注重點。
產品備案量翻番
今年以來,外資私募布局中國的步伐明顯加快。
從管理人情況上看,年內登記的外資證券類私募的數量與去年持平。根據中基協信息,今年以來(截至12月13日),已有聯博匯智、安聯寰通、德劭投資、霸菱投資、野村投資、騰勝投資6家外商獨資企業登記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三年來,合計22家外資證券類私募入場。
從產品備案情況來看,年內外資私募備案的產品數量比去年增長近一倍。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去年全年僅有20只外資私募產品備案。今年以來,已有18家外資證券類私募備案了39只產品,其中8月備案數量最多,達到8只。從整體情況上看,目前共有21家外資機構合計備案了64只產品。
分機構來看,目前擁有產品數量最多的是瑞銀資管,共有9只,其中今年備案了6只;惠理位居其次,已備案8只產品。而瀚亞投資、未來益財、聯博匯智、安聯寰通、德劭投資、霸菱投資、野村投資這7家均于今年備案了旗下首只產品。
未來或迎全面布局
2019年對于外資私募而言,利好消息不斷。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便是“私轉公”的開啟。
今年7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11條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其中,宣布將原定于2021年取消公募基金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到2020年。
彼時,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少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開放11條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富達國際尤其關注的是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牌照,這意味著我們有機會將富達國際在全球資管市場和養老金業務中的豐富經驗帶到中國。”
而在證監會正式明確基金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時點后,該政策或將進一步落實。近日,有消息稱,目前已獲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的機構,可以申請在中國境內設立公募基金,即“私轉公”的申請流程已開閘。
“目前應該是沒有一家提交的。”某外資私募相關負責人直言,因為公募體量大,大多數外資私募應該都有開展公募業務的打算,但還得等時機成熟。
而年初便已啟動公募基金籌備工作的富達,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回應稱:“富達國際的一貫立場不變,仍然是在積極準備,將在恰當時機提交公募基金牌照申請。”
但也有一些機構持觀望態度。某外資私募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還待具體的相關政策落地,再做打算。還有外資私募稱,旗下已有合資公募基金公司,暫時沒有“轉公”的打算。
關注高科技成長領域
近年來,外資私募參與中國市場的熱情高漲,中國的相關板塊也被多家外資看好。
“新興市場中我們青睞中國股票。”瑞銀在2020年年度展望中表示,中美貿易局勢可能讓中國股市看來脆弱,但事實上,北美市場僅占中國上市公司銷售額的2%,86%的銷售額來自國內市場,這使得中國股市成為新興市場中受貿易議題影響最小的市場之一。中國政府還實施了經濟刺激措施,以緩和貿易爭端的影響。
施羅德投資表示,對2020年的股市展望依舊審慎樂觀,但預計大盤未必能重演今年的上漲幅度,在指數上升空間相對有限情況下,自下而上的選股在明年將顯得更加重要。
而在具體板塊上,瑞銀指出,在亞洲方面,其關注中國互聯網和5G的受益者,這些企業將受益于消費者開始使用5G智能手機。
此外,在資產配置框架方面,貝萊德指出了三大要點:一是適度看好風險資產;二是對全球債券久期和現金保持中性;三是審慎預估周期性資產表現可能出現逆轉。具體而言,由于經濟及市場狀況出現變化,其對子資產類別的許多看法作出調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