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3 07:08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又是一起典型的高買低賣并購案遭到監管部門注意。2016年上市公司大晟文化全資子公司悅融投資通過增資、股權轉讓的方式,共計3.51億元取得康曦影業36%股權,當時康曦影業36%...
又是一起典型的高買低賣并購案遭到監管部門注意。
2016 年上市公司大晟文化全資子公司悅融投資通過增資、股權轉讓的方式,共計3.51億元取得康曦影業 36%股權,當時康曦影業 36%股權估值10.61億元;3年后的2019年12月大晟文化以1.5億元價格將其持有的康曦影業45.45%的股權上海開韻,估值僅為3.22億元。
這意味著三年的時間里,康曦影業的估值下降超過60%,引起了上交所的關注,下發問詢函要求大晟文化解釋資產出售的合理性。
面對上交所的10連問,大晟文化都給予了一一回答,總結起來起來就是:康曦影業業績日益惡化,公司不得不出售以及時止損。
康曦影業三折被出售:連續三年未完成業績承諾,不斷拖累上市公司
康曦影業對于大晟文化造成的傷害不止估值下降這么簡單,如同其他在年底出售“劣質”資產的上市公司一樣,康曦影業本身表現極差。
在2016年大晟文化收購康曦影業的時候,康曦影業曾承諾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實現凈利潤分別不低于7200萬元、9200萬元、1.07億元、1.2億元、1.2億元。
但是實際上康曦影業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僅完成業績6060.34 萬元、2627.93 萬元和-10721.40 萬元,三年的時間均未完成業績承諾,為此康曦影業原股東王小康、王勁茹在2017年將他們持有的9.45%的股權補償給上市公司;同時2018年以現金的方式補償上市公司1.04億元。
截止到目前,這筆原本應該于12月31日前歸還的業績承諾款遲遲沒有歸還,同時康曦影業在公司層面還欠上市公司大晟文化5000萬元的借款,遲遲不能歸還。
康曦影業之所以出現如此困難的局面,一方面和影視公司大環境不佳,眾多影視公司受到“查稅風波”的影響,更大的原因在于影視劇沒法順利播出,形成巨大的存貨壓力。
資料顯示,2016年至今康曦影業陸續完成了《八月未央》《彼岸花》《誰的青春不叛逆》《宣武門》等一系列影視劇額度投資制作,目前僅有《彼岸花》拿到了新媒體的發行合同,其他都未能實現預售。
2019年年以來康曦影業的財務狀況并沒有改善,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4113.68萬元,要完成2019年1.2億元的業績承諾幾乎已經成為一個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康曦影業對于大晟文化來說已經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
大晟文化陷流動性危機:實控人質押率97%,貨幣資金腰斬
折價出售對于大晟文化來說不僅可以甩掉這個包袱,還能夠獲得一筆現金流,這對于已經身處困境中的大晟文化來說,可謂是一舉兩得。
根據最新的三季報資料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大晟文化營業收入1.4億元,相比較于2018年同期的1.39億元略增0.89%;但是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為500萬元,相比較于2018年同期的774.5萬元下降35.43%。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如果在年末大晟文化沒有將康曦影業及時出售,以康曦影業的虧損程度和引發的商譽減值,大晟文化在2019年全年一定會處于虧損狀態,很有可能被帶帽。因為大晟文化在2018年因為收購標的業績不理想,凈利潤巨虧11.29億元,根據上交所的規定,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就有可能要被強制ST。
所以選擇在年末出售康曦影業,也是大晟文化避免被ST的一種技巧性“騰挪”。
即便將康曦影業出售,對于解決大晟文化現在面臨的難題只能是緩解,但無法徹底解決。目前大晟文化仍然面臨著異常緊張的現金流壓力。2019年三季報資料顯示,其貨幣資金僅為9774.98萬元,相較于年初1.87億元減少幅度接近50%。
而在債務方面,大晟文化的短期+長期的借款達到1.3億元,遠高于貨幣資金;同時在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凈流出1758.26萬元;大晟文化控股股東周鎮科及其一致行動人深圳市大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39.01%股權的質押率已經達到97.11%。
大晟文化現在面臨的情況是,一邊經營狀況不佳,現金持續流出,一邊面臨著遠超貨幣資金的債務,同時實控人股權高質押難以再輸血。大晟文化或許可以通過出售康曦影業暫時避免被ST,但長遠來看流動性危機難解。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