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9 13:59 | 來源:新京報網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高層提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之前,一家企業要想在A股上市,必須滿足同股同權與實現盈利兩大條件。
澤璟制藥1月6日發布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意味著首家虧損上市企業離掛牌已經不遠了。澤璟制藥啟動新股發行,也說明虧損企業在A股上市成為現實。而這,既是科創板作為改革“試驗田”的改革成果,更是資本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
在高層提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之前,一家企業要想在A股上市,必須滿足同股同權與實現盈利兩大條件。但科創板的設立將這一“傳統”的桎梏打破。科創板不僅允許同股不同權的企業掛牌,也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而且,科創板為了接納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技術產業企業上市,還設置了五套上市標準,其中前四套標準主要涉及市值、凈利潤、營收、現金流、研發投入等考核指標。第五套上市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并滿足相應條件。澤璟制藥采用的正是第五套標準。
除了澤璟制藥外,其他像百奧泰、君實生物、神州細胞等欲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采用第五套標準。這些企業都具有一定的共同點,比如均為生物醫藥行業、研發實力強大、投入研發資金較多、均未實現(大規模)盈利。因此,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也被解讀為創新藥企業量身打造。
去年6月10日澤璟制藥成為科創板首家采用第五套標準上市的企業,10月30日獲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審議通過,并于2019年12月31日獲證監會同意注冊。從上市委審議通過,到證監會同意注冊,相對于其他企業而言,個中時間稍長了一些,實際上也說明監管部門對于虧損企業上市所保持的一種審慎態度。
設置五套上市標準,符合板塊定位的虧損企業與同股不同權企業也能在科創板掛牌,也凸顯出科創板企業上市條件的包容性。實際上,A股市場對于企業上市已越來越包容。從最初主板要求企業連續三年盈利,到創業板放寬了盈利標準,再到科創板接納虧損企業上市,IPO的包容性,也讓更多的企業能夠到資本市場掛牌。
個人以為,隨著科創板各項試點的成功,今后創業板甚至是主板以更加包容的條件接納其他類型的企業掛牌將是非常有可能的,問題的關鍵在于發行人信息披露。新股市場化發行將是趨勢。在市場化發行的機制下,企業發行價格、發行規模、節奏受到市場的約束,市場機制將充分發揮作用。只要發行人履行了充分的信息披露義務,那么剩下的事情將由市場決定。投資者用手投票,還是用“腳”投票,將決定著企業發行的成功與失敗。
在市場為更多企業的上市打開了一扇門的同時,也有必要為企業退市打開一扇窗。當IPO條件更加包容的同時,企業退市的門檻顯然也有必要進一步降低。否則,就會陷入上市容易退市難的困境。而且,在注冊制全面推廣的背景下,更加包容性的IPO條件,不排除質地一般、缺乏成長性的企業也能通過市場的選擇成功上市。如此,市場上就有可能出現垃圾股遍地開花的一幕,股市“不死鳥”也許將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顯然這不是我們所愿意看到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