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6 08:04 | 來源:IPO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交所官網顯示,江蘇吉貝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吉貝爾”)將于1月17日上會,接受科創板上市委的審議。
原標題:靠一顆利可君片“打天下”的吉貝爾,核心產品卻未取得新藥證書,現將沖刺科創板IPO
來源:IPO日報
上交所官網顯示,江蘇吉貝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吉貝爾”)將于1月17日上會,接受科創板上市委的審議。
此次申請在科創板上市,吉貝爾擬募集資金6.9億元,用于“利可君片、尼群洛爾片、玉屏風膠囊、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益肝靈膠囊等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國家一類抗抑郁新藥(JJH201501)、國家一類抗腫瘤新藥(JJH201601)研發與試驗項目”的建設。
核心產品占比超七成
據悉,吉貝爾是一家專業從事化學藥品制劑、中成藥制劑、原料藥的研發、生產、銷售的醫藥高新技術企業。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報告期),吉貝爾實現營業收入4.44億元、4.52億元、4.85億元、2.56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7785.3萬元、7761.05萬元、9691.75萬元、4852.04萬元。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公司主要產品包含片劑、膠囊劑和滴眼劑三種劑型共8款產品。
利可君片(曾用名“利血生片”)、尼群洛爾片為新藥,醋氯芬酸腸溶片、細辛腦片、加替沙星滴眼液、鹽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系仿制藥。
在上述產品中,利可君片對公司收入貢獻較大。報告期內,利可君片的產品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7.7%、69.44%、72.05%、72.53%。
據介紹,吉貝爾為利可君片原料藥的獨家生產企業,也是唯一有能力實際生產和銷售利可君片的企業。公司的利可君片按新藥獲批,生產利可君的原料藥僅為自用,不存在對外銷售的情形。
然而,這款為公司獨家的產品卻至今未取得新藥證書。至于具體原因,吉貝爾表示,公司生產的利可君片上市時間較早,限于當時的政策法規和條件,因而藥品注冊批準文件上未標示具體藥品分類信息、也未核發新藥證書。
在回復上交所問詢中,公司還對尼群洛爾片的相關信息進行了補充披露。
根據上會稿,尼群洛爾片為公司目前產品中唯一屬于國家一類新藥的藥品,于2009年 1 月取得藥品注冊批件并上市,新藥證書由公司和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共同持有。截至目前,尼群洛爾片尚未形成較大規模的收入。
研發投入低于同行
報告期內,吉貝爾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675.09萬元、1713.97萬元、1959.66萬元和1083.8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77%、3.79%、4.04%和4.23%。與靈康藥業、潤都股份、仟源醫藥、海辰藥業等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公司各年度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值。
同時,這個研發費用率在一眾科創企業中占比也較低。截至目前,已受理的206家企業平均研發費用在收入中占比為10.88%(剔除百奧泰、澤璟制藥、前沿生物、神州細胞和君實生物等幾個特殊值后)。
對此,吉貝爾解釋稱,項目研發前期公司僅需向合作方支付基礎研究經費,上市后再與合作方進行收益,故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總額相對較低,但隨著臨床研究的逐漸開展,公司研發投入將大幅度增長。
IPO日報還注意到,吉貝爾的大客戶上海醫藥集團還曾是其采購方。
根據申報稿,2016年-2018年,上海醫藥集團給吉貝爾帶來的銷售收入為8234.27萬元、7988.74萬元、9259.8萬元,為公司的第一大客戶。
其中,公司向上海醫藥集團的控股孫公司上藥鎮江銷售片劑、膠囊劑、滴眼劑;而在2016年-2017年,公司還同時向上藥鎮江采購原輔料。從2017年開始,公司逐步切換至從其他供應商采購,目前已不存在關聯采購情況。
此外,在第一輪問詢中,吉貝爾補充披露道,上藥鎮江作為公司的客戶及供應商,在報告期前12個月內曾為公司實際控制人耿仲毅控制的企業。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王帥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