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2 10:20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知名股東加持下,派能科技的估值已達到約9.3億元,另外,去年前8個月,公司實現凈利潤6758.14萬元。...
原標題:鋰離子電芯龍頭派能科技要來科創板!中興通訊大股東持股37.21%
來源:科創板日報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吳凡)訊,1月20日,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派能科技”)披露上市輔導備案信息,由中信建投任其輔導機構,公司明確將赴科創板IPO。
雖然公司官網顯示其是國內較早開始鋰電池儲能系統商用的廠家之一,但外界或許對派能科技知之甚少。相較于公司業務,公司控股股東——中興新通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新通訊”)也許更為人所熟知。后者除了持有派能科技37.21%股權外,還是中興通訊(000063)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7.19%。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知名股東加持下,派能科技的估值已達到約9.3億元,另外,去年前8個月,公司實現凈利潤6758.14萬元。
多位自然人年末前突擊入股
輔導備案信息顯示,雖然中興新通訊是其控股股東,但公司卻并無實控人,派能科技對此解釋稱,無論在股權比例上或是在公司治理結構上,中興新通訊的任何一家股東均無法單獨控制中興新通訊,亦無法通過中興新通訊而實際控制派能科技,故中興新通訊不存在實控人,公司亦無實控人。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中興新通訊的前身中興半導體始創于1985年,曾研制開發出國內第一臺中小容量數字程控交換機,1997年通過資產重組發起創立了中興通訊(000063.SZ),目前中興新已經是一家投資控股型企業集團。
中興新通訊的投資領域涵蓋通信、金融投資、機械電子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其中派能科技就隸屬于新能源新材料領域,該領域里中興新通訊還投資了中興新材,后者是全球高端電池隔膜提供商。
除中興新通訊外,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前五大股東中,融科創投、融通高科還分別持有派能科技18.8347%、9.3746%的股權;另外兩個自然人景和道、岳紅偉分別持股4.6494%、4.4267%。
值的注意的是,若以2019年12月31日為時間節點,記者梳理發現,有多名自然人在前述時間節點前突擊入股派能科技,且這些突擊入股者多為自然人。
具體來看,去年12月26日前后,自然人惲菁、李儒樹、吳國棟、何仁福通過股權變更,持有了公司的股權,而在股權變更前,這些新晉股東并未持股;另外原本就持有派能科技股份的施彥冰、岳紅偉、陳建軍也在繼續增厚持股比例,股權變更日期顯示為12月31日。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二)相關規定,對IPO前通過增資或股權轉讓產生的股東,如為自然人,應披露其基本信息;另外在股份鎖定方面,申報前6個月內進行增資擴股的,新股東鎖定期為三年。
*ST猛獅轉讓股權獲益
有人買入,自然意味著有股東賣出,《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1月2日,*ST猛獅公告稱,轉讓所持有派能科技的2.847%,交易對方則是上文提及的股東施彥冰、岳紅偉、陳建軍。
《轉讓協議》約定,*ST猛獅以 8 元/股的價格將持有的派能科技330.5786 萬股(占派能科技當前總股本的 2.847%)股份轉讓予岳紅偉、施彥冰、陳建軍,交易金額合計為 2644.63萬元。交易完成后,*ST猛獅不再持有派能科技股份。
實際上,*ST猛獅轉讓這筆股權的目的,也是為了給現金流趨于枯竭、各項業務難以開展的自身注入“活水”,公司預計上述交易可獲得投資收益1144.63萬元。
更為重要的是,這筆交易發生在2019年最后一天,交易產生的收益將對公司2019年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積極影響,或可能挽救公司瀕臨退市的尷尬。
另外通過上述公告,派能科技的估值及業績情況亦被公之于眾。
公告顯示,此次交易的定價是各方在派能科技2019年8月31日未經審計財務數據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長期股權投資收益及派能科技的良好發展,共同確認派能科技的整體估值約為9.3億元。
2018年至2019年1至8月,派能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3.77億元和4.37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179.96萬元和6758.14萬元。
目前,派能科技擁有包括鋰離子電芯制造、BMS、EMS以及系統集成等上下游關鍵環節的多項核心專利技術,可以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其產品除了應用于國內外,還為超過90000戶歐洲家庭提供長壽命戶用儲能系統。
責任編輯:王帥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