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6 09:3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張凌云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汽車行業在此期間也受到很大影響,行業上下游企業大部分處于停產停工狀態,龐大的行業產業鏈受阻,何時能夠復工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電鰻財經》文/張凌云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為應對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春節假期被迫延長,眾多企業也被迫停產停工,堅持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汽車行業在此期間也受到很大影響,行業上下游企業大部分處于停產停工狀態,龐大的行業產業鏈受阻,何時能夠復工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但在這非常時期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眾多汽車廠商為配合抗擊疫情,紛紛選擇延期復工。
但作為國內高端汽車主力生產廠商,奔馳在這特殊時期卻因自身將面臨巨額損失,而希望盡早復產復工,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奔馳的這一做法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產品問題不斷 品牌形象面臨嚴峻考驗
近幾年,消費者針對奔馳汽車的維權事件屢見不鮮,“失速門”、“漏油門”、“斷軸門”等頻繁出現,一些車主面臨問題不能解決,維權困難的窘境。2019年4月,西安奔馳女車主引擎蓋維權事件,一度成為全網新聞熱點,廣受關注。
據悉,該車主花66萬新購置的奔馳,才剛剛開出4S店就發現漏油,在持續半個月的多次協商后,卻換來的是免費更換發動機的答復,女車主被逼無奈坐在4S店汽車引擎蓋上維權。雖然車主最終與奔馳達成和解,但這次事件對奔馳品牌形象的影響深遠。
此外,2019年6月,因為排放軟件問題,德國監管機構要求戴姆勒集團召回約4萬輛奔馳GLK SUV。2019年5月,因為減震器問題,戴姆勒子公司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召回超過57.1萬輛汽車。今年1月,因為汽車天窗玻璃面板可能脫落,戴姆勒集團宣布將在美國召回74.5萬輛奔馳汽車,涉及2001年至2011年期間生產的C級、CLK級、CLS級和E級車型。
另據報道稱,近日,德國聯邦機動車交通管理局(Federal Motor Transport Authority)的一份備案文件顯示,因為擔心汽車電路模塊系統可能會因滲水而導致火災,2015年至2019年之間生產的E級和CLS奔馳柴油車輛將被召回。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發生數次大規模召回事件,無疑也是對奔馳品牌形象的嚴峻考驗。
利潤大幅縮水 提早復工引爭議
奔馳作為德系車“三劍客”在華一直占領高端汽車市場,2019年,中國銷售了梅賽德斯-奔馳及smart品牌約70萬輛,同比增長4%,奔馳品牌中國市場銷量為約69萬輛,相比去年增長6.2%。
根據戴姆勒集團2019年財報顯示,戴姆勒集團總銷量為334萬輛,營業額為1727億歐元,同比增長3%。但其全年息稅前利潤僅為43億歐元,相較于2018年的111億歐元,減少逾六成。中國作為戴姆勒集團全球最為重要的市場,此次疫情導致的停工可謂雪上加霜。或許基于此原因,奔馳急于盡快回復在華生產能力。
《電鰻財經》了解到,截至目前,奔馳在針對此次疫情捐款1000萬元,用于協助采購武漢及全國其他省市疫情嚴重地區的醫院防護物資及試劑盒等醫用物資。但2月6日,北京奔馳向天津市政府以及天津武清區發函,請求特批其在天津武清的19家零配件供應商提前復工。北京奔馳在函件中指出,公司僅有一天安全庫存,一旦停限產超過一天,都將導致北京奔馳停產。如果2月10日不能復工,單日損失將高達4億元。
據悉,2月10日,北京奔馳工廠已復工,但由于存在零部件短缺狀況,北京奔馳的工廠尚未實現滿負荷運轉。有分析指出,現在判斷新冠肺炎對戴姆勒業務的影響還為時過早。
但目前國內的各大汽車生產廠商都面臨著停工的問題,為了支持抗擊疫情,眾多車企紛紛選擇根據疫情具體情況延期復工。有媒體報道稱,寶馬集團在華的工廠復工日期定在2月17日,東風日產、本田、豐田在華各家工廠的復工日期都將不早于2月17日。此種情況下,奔馳指出的面臨巨額損失,并提早復工的做法,引起外界質疑。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
在非常時期醫療物資成為抗擊疫情最為重要的物質保障,為此眾多國內車企除了捐款捐物,并不計較個人得失,紛紛利用自身產能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據悉,上汽通用五菱將汽車生產線改成口罩生產線,并把內飾布藝供應商之前的訂單全部改成口罩,產能全部用于支援武漢一線。隨后廣汽、比亞迪等車企也開始生產口罩、消毒水等醫用物資。據悉,比亞迪生產的口罩、消毒液將在2月17日前后實現量產出貨,2月底,口罩的日產能將達到500萬只,消毒液日產能為5萬瓶。
此外,為解決負壓救護車產能不足的問題,國產江鈴、華晨、上汽、奇瑞等車企紛紛臨時負責生產,加班加點生產科技含量更高的負壓救護車,并捐贈給武漢。危難之下眾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社會各界萬眾一心的努力下,我們終將取得這場疫情攻堅戰的勝利。針對北京奔馳復工后的疫情防控情況,《電鰻財經》將予以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