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4 09:38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王思文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股權結構來看,金圓統一證券的股東名稱及出資額、出資比例情況為: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資6.12億元,占比51%;統一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88億元,占比49%。...
時隔31個月后,又一家外資持股合資券商獲批設立,這次的“彩頭”落在金圓統一證券的手中。若金圓統一證券能順利取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完成組建工作,將正式加入到15家合資券商的隊伍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23日,還有18家合資券商正在排隊申請設立,也有4家悄然“退出”審核名單中。
時隔31個月
外資持股合資券商添“新丁”
證監會近日公告顯示,日前證監會已核準設立金圓統一證券有限公司(下稱“金圓統一證券”)。根據《關于核準設立金圓統一證券有限公司的批復》顯示,金圓統一證券注冊地為福建省廈門市,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2億元,業務范圍為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證券承銷與保薦。
從股權結構來看,金圓統一證券的股東名稱及出資額、出資比例情況為: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資6.12億元,占比51%;統一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88億元,占比49%。
公開資料顯示,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金圓集團”)成立于2011年7月28日,是廈門市委、市政府組建,市財政局作為唯一出資人的市屬國有金融控股集團。目前,金圓集團管理金融資產規模超過3000億元。統一綜合證券則是中國臺灣老牌券商之一,目前全省共有36處營業據點,經營服務項目包括經紀、金融商品、自營、債券、承銷、計量交易、股務代理、財富管理暨信托業務等。
引人注目的是,這是時隔31個月后獲批設立的又一家外資持股合資券商。近年來,合資券商新舊更替,雖在CEPA(2018年12月份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的推動下,大批合資券商排隊等待設立,但審批速度較慢。直到2018年4月28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監管部門審核才逐漸增速,為外資、合資投行在國內市場發展發放更多“通行證”。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5家外資持股券商,有3家是外資控股券商,另有申港證券、華菁證券、東亞前海證券、匯豐前海證券等12家合資券商。若金圓統一證券順利取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完成組建工作,將完成合資券商結構,加入到這15家合資券商的隊伍當中。
還有18家排隊待審
4家悄然“退出”
《證券日報》記者從中國證監會網站近期公布的信息獲悉,截至2月23日,還有18家合資券商正在排隊申請設立。
陽光證券、粵港證券、聯信證券、方圓證券、瀚華證券、華勝國際證券、大和證券(中國)這7家申請設立券商已經完成“受理”環節的審核,進入“第一次反饋意見”環節。正在排隊申請的溫州眾鑫證券、云鋒證券、百富證券、金港證券、豪康證券、嘉實證券、珠江證券、華海證券、澳海證券,這9家申請設立券商均于2018年之前獲證監會受理申請材料,星展證券(中國)、海峽證券是在2019年遞交申請材料。
證監會公示的證券機構行政許可審核流程顯示,從接受申請材料到正式受理完畢僅需37個工作日,而從受理到準予或不予許可的審核流程沒有時間限制,這也是上述不少申請排隊設立券商審批速度較慢的主要原因。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也有不少籌劃多年卻最終終止設立的合資券商。橫琴海牛證券、恒暉證券、大華繼顯陸金證券、恒贏證券這4家申請設立券商陸續在待審排隊名單中“消失”。
最近退出待審名單的為恒輝證券。《證券日報》記者獲悉,2020年1月中旬,上市公司九安醫療發布公告稱,公司于1月14日接到恒暉證券籌備組通知,鑒于相關政策有所調整,綜合考慮市場環境等多種因素,經發起人與各方溝通后,決定終止設立恒暉證券。終止設立申請已獲證監會受理,相關申請材料也已撤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