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9 09:32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趙超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股價持續下滑的背后,是頭頂研發藥企光環的澤璟制藥,2019年扣非后凈利潤虧損金額擴大。
《電鰻財經》 趙超/文
科創板取消了凈利潤指標限制,不少持續虧損的公司也得以登陸A股市場。作為這類公司中的一員,澤璟制藥(688266.SH)2019年虧損金額進一步增加,而營收也變成了0元。
《電鰻財經》注意到,登陸A股市場后,公司股價自2月5日的盤中91.62元高點,一路下滑,2月28日盤中下探至57.68元新低點,收盤于每股59.7元。按照公司2.4億股計算,18個交易日內,市值最高蒸發81.46億元。
股價持續下滑的背后,是頭頂研發藥企光環的澤璟制藥,2019年扣非后凈利潤虧損金額擴大。
澤璟制藥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尚無藥品上市銷售,營業收入為0,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6180.96萬元,凈虧損同比增長4.94%;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7186.04萬元,凈虧損同比增長80.36%。
澤璟制藥表示,報告期內虧損增加的原因是公司的新藥研發項目持續推進中,多個創新藥物處于臨床試驗研究階段,研發支出投入加大,公司2019年度仍未實現盈利。
澤璟制藥是一家專注于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的創新驅動型新藥研發企業。而在上市之前,公司已經連續虧損多年。
2016年-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0.03萬元、-、131.12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2826.79萬元、-14646.84萬元、-44008.9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6670.63萬元、-16696.55萬元、-15073.39萬元。
《電鰻財經》注意到,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澤璟制藥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017年-2019年虧損金額連續3年上升。
澤璟制藥《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12月9日,公司正在開發11個主要創新藥物,其中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澤普生®)、外用重組人凝血酶(澤普凝®)、鹽酸杰克替尼片(澤普平®)及奧卡替尼的多種適應癥已分別處于 II/III 期臨床試驗階段;注射用重組人促甲狀腺激素(賽諾璟®)及鹽酸杰克替尼乳膏處于 I 期臨床試驗階段;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與抗 PD-1 抗體聯合治療腫瘤已取得臨床試驗通知書。
公司IPO募集資金,擬投資項目為新藥研發項目、新藥研發生產中心二期工程建設項目、營運及發展儲備資金。
《電鰻財經》注意到,澤璟制藥核心在研藥品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
公司正在開發的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的首個目標適應癥為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截至2019年12月9日計劃于2019年底或2020年初完成III期臨床試驗并于2020年一季度提交NDA。因晚期肝細胞癌的高度異質性與肝癌治療中缺乏有效生物標志物,以及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已處于肝癌局部晚期或發生轉移,晚期肝細胞癌的系統治療藥物發展緩慢。
這一領域包括舒尼替尼、布立尼布、納武利尤單抗等小分子靶向藥物和腫瘤免疫治療抗體藥物都在與現有一線標準治療藥物索拉非尼頭對頭的臨床研究中失敗,研發風險較高。
澤璟制藥指出,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III期臨床試驗進度由于以總生存期作為主要終點指標,可能無法符合預期的時間表,且臨床試驗結果也可能未必理想,進而可能無法按照預期時間提交新藥上市申請;即使按照預期時間提交新藥上市申請,能否于預期時間內順利獲得監管機構批準上市亦存在不確定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