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08:1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交所公開披露了對睿創微納(688002)及其董事會秘書的通報批評決定書,睿創微納在涉疫情業務方面信披不完整,風險提示不充分,時任公司董事會秘書趙芳彥未能勤勉盡責。...
《電鰻快報》文/高偉
作為資本市場新勢力的科創板,由于實施注冊制,信息披露質量上確實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電鰻快報》發現,進入三月份,有三家科創板公司信披“翻車”,3家公司的董秘被監管層通報批評。
據《電鰻快報》觀察,3月8日晚,上交所通報了東方生物(688298)及時任董事會秘書王曉波予以通報批評的決定,因公司于2月23日發布的兩則公告信息披露不準確不一致,董事會秘書王曉波未經內部審批程序發布與事實不符的公告,反映出公司信息披露事務管理制度未能得到有效執行。對此,浙江證監局決定對公司及董事會秘書王曉波分別予以警示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據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東方生物迅速完成了三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產品的開發。然而,在關于這三款產品的上市注冊及商業化進展這個問題上,東方生物于2月23日晚間披露的兩則公告(分別簡稱為“《澄清公告》”和“《澄清公告的補充公告》”)卻出現了一些自相矛盾的回答。對于出現這種誤差的原因,東方生物在回復上交所問詢函時表示,這是由于董事會秘書在上傳公告過程中因為時間緊迫而出現操作失誤,誤將非經公司審批程序的錯誤版本的《澄清公告》傳至公告系統。在發現披露公告內容存在錯誤后,董事會秘書又立即起草《補充公告》交由董事長審定后予以發布,就《澄清公告》進行補充更正。
同樣是3月8日晚間,上交所公開披露了對睿創微納(688002)及其董事會秘書的通報批評決定書,睿創微納在涉疫情業務方面信披不完整,風險提示不充分,時任公司董事會秘書趙芳彥未能勤勉盡責。
1月21日,睿創微納在上證e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子公司煙臺艾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測溫模組及人體精準篩查紅外熱像儀”已經應用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篩查一線,可對高熱人群作出精確篩查,有效遏制新冠疫情蔓延,且春節期間其系列測溫產品正常供應。但經監管督促后,睿創微納于1月21日晚間披露《關于測溫模組和人體精準篩查熱像儀產品情況的公告》稱:公司用于人體體溫篩查的產品銷售占比較低,非公司主要銷售產品,相關產品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為7.66萬元,占公司全年銷售收入的0.02%;目前相關產品在手訂單、意向訂單金額僅分別為78萬元、278萬元,對公司整體業績影響較小。上交所認為睿創微納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未就相關產品往年收入較少、回復時點在手和意向訂單金額較小、對公司整體業績影響有限等情況進行說明及風險提示,可能影響投資者準確了解人體體溫篩查產品對公司的影響,相關信息披露不完整、風險提示不充分。上交所基于以上事實及情節,對睿創微納及時任董事會秘書趙芳彥予以通報批評。對于上述紀律處分,上交所將通報中國證監會,并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
《電鰻快報》注意到,除了東方生物、睿創微納以外,3月份還有一家科創板公司因信息披露不當而遭上交所監管。3月1日上交所發布公告,上交所對博瑞醫藥(688166)時任董事會秘書王征野予以通報批評。
2月12日,博瑞生物曾發布一則關于“成功仿制開發了瑞德西韋原料藥合成工藝和制劑技術”的公告,并表示已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但據上交所,博瑞醫藥在信息披露時,未能明確區分相關藥品“試驗性生產”與“商業化生產”的區別,所披露的“批量生產”實際屬于藥物研發階段,而非已完成審批并開始正式生產銷售瑞德西韋原料藥和制劑,信息披露不清晰、不準確。王征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表述,進一步混淆了試驗性生產與商業化生產,相關表述不清晰、不準確。
“現在監管層對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尺度在收緊,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科創板公司的信息披露更應謹慎,措辭嚴謹。”業內人士稱,因為科創板公司專業性強,信息披露更需清晰透明準確無誤,因陳述模糊而有誤導投資者嫌疑并造成股價波動的感覺是現在的監管重點。
二級市場對違規公司也是用腳投票:博瑞醫藥領罰后的第二天,3月2日,公司股價深跌14.67%,截止3月9日14:15,近6個交易日累計下跌20.43%;東方生物、睿創微納在領罰后的第二天也出現股價波動,3月9日(截至14:15),股價分別下跌5.02%、3.72%。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