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3 05:4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經理劉宏達認為,本次全球金融市場震動的原因,主要受疫情爆發與原油沖擊,影響了全球經濟與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未來預期與風險偏好。...
3月12日,全球股市滑鐵盧,據不完全統計,已有美國股市、巴西股市、加拿大股市、泰國股市、菲律賓股市、巴基斯坦股市、韓國股市、印尼股市、墨西哥股市、哥倫比亞股市、斯里蘭卡股市,11個國家股市當日“熔斷”, 全球市場市值損失至少超50萬億人民幣。
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經理劉宏達認為,本次全球金融市場震動的原因,主要受疫情爆發與原油沖擊,影響了全球經濟與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未來預期與風險偏好。
目前疫情在全球擴散,前期發達國家低估了疫情的傳播,但隨著歐洲、美國等主要國家確診和死亡人數的快速上升,引起了人們對需求的恐慌。同時,OPEC談判破裂,沙特沒有爭取到俄羅斯的協同減產,導致石油價格下跌,保證金面臨補倉的風險,短期產生流動性風險,也導致油價大幅度震蕩,全球市場雪上加霜。
對于未來市場走勢的發展,浙商滬港深精選基金經理劉宏達認為,雖然昨日全球股市市值跌去50萬億,但當下出現全球金融危機的風險仍然非常小。中國經濟因疫情影響停滯了2個月左右,很多投資者擔心全球也會發生經濟停滯,但我們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性不大。
浙商基金觀察到,目前韓國疫情已經得到較好控制,過去10天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也在下滑。韓國在沒有大規模停工停產的情況下,實現了疫情的控制,主要是通過檢測車輛進入社區方式,減少了聚集感染風險,這對于意大利之外的其他發達國家也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從這一點來看我們保持樂觀,對于未來經濟的影響可能不像傳言那么悲觀。
再看資本市場情況,有些人會把目前的情況與2001年、2008年時的美股做對比,我們認為可比性不是很大。2001年是科技股狂歡,當時科技股估值的漲幅已經非常大了,這次美股的情況并不一樣,很多股票都是有盈利支撐的,下跌之后很多科技股估值其實是很便宜的,例如美國的科技股跟中國國內的科技股相比,仍然便宜的,這種情況下發生2001年科技股泡沫破裂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當前與2008年的情況也不一樣,2008年是次貸危機,杠桿極高的金融衍生品偽裝成低風險的品種,從而引爆社會流動性風險。目前沒有看到偽裝成低風險的杠桿資產,所以像2008年的情況不太會發生,更多仍是短期流動性的波動。
浙商基金認為美股現在是見底狀態,本周一的股指期貨跌停,暫停交易的情況,基本充分的釋放了悲觀情緒,風險已經降低了很多。另外,從這次下跌中我們也能看出中國資產具有明顯抗跌性,A股今年表現明顯領先。
對于港股而言,雖然2020年以來港股不及A股漲幅,但這本輪下跌仍好于美股,這是基本面產生的結果。美國降息之后,中美利差到了200BP,中國政策效果顯著增大,油價下跌之后通脹的風險也在下降。港股目前已經回到了2018年底的狀態,股息率4%以上,港股股息率高,全球資本來配置港股的概率非常大,目前時點對港股依舊看好。每一次的市場下跌,都在為我們采集便宜的長期核心資產籌碼創造機會。
劉宏達:CFA,11年港股市場投資經驗。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碩士,曾任永靈通金融集團投資分析師、投資經理兼研究總監。現任浙商基金智能權益投資部港股負責人、浙商滬港深精選等產品基金經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