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6 02:52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jù)《規(guī)定》,示范判決機制是指,法院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依職權,選定有代表性的案件作為示范案件,對于證券侵權糾紛案中的共同性問題,先行審理(包括一審和二審)并作...
我國證券市場是一個以中小投資者為主的市場,投資者權利被侵害(例如因上市公司虛假陳述而遭受損失)之后,想要通過法律途徑獲得賠償,難度不小。對此,新證券法特別制定了投資者保護專章,從先行賠付、證券調解、支持訴訟、代表人訴訟以及證券集團公益訴訟等多個方面,來助力投資者維權。
為了讓多數(shù)投資者更有效地維權,快速、低成本地獲得賠償,在2018年年末,最高人民法院和證監(jiān)會聯(lián)合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首次提出了證券糾紛示范判決機制的概念。隨后,上海金融法院于2019年年初制定了《上海金融法院關于證券糾紛示范判決機制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并在“方正科技”虛假陳述案中首次適用了該《規(guī)定》。從世界范圍來看,除了德國《資本市場示范案件法》明確規(guī)定在證券虛假陳述等案件中適用示范判決機制之外,我國可能是第二個明確制定證券糾紛示范判決機制規(guī)定的國家。運行良好的證券糾紛示范判決機制,不僅能為我國投資者提供有效的維權途徑,也能為如何解決投資者維權難這一世界性課題,提供有益的中國經(jīng)驗。
獲得賠償有兩種方式
根據(jù)《規(guī)定》,示范判決機制是指,法院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依職權,選定有代表性的案件作為示范案件,對于證券侵權糾紛案中的共同性問題,先行審理(包括一審和二審)并作出判決。以期“實現(xiàn)群體性證券糾紛的適法統(tǒng)一,提升審判效率,節(jié)約司法資源,降低訴訟成本,促進矛盾化解”。
就參與示范案件的投資者而言,通過審理程序的特殊安排,其能夠快速地獲得賠償。如果將來由投服中心等投資者保護機構提出支持訴訟并擔任示范案件的原告,投資者自己還無需負擔訴訟成本。
就那些未參與示范案件的投資者而言,《規(guī)定》給出了兩種獲得賠償?shù)姆绞剑旱谝唬诜ㄔ旱戎鞒窒拢顿Y者依據(jù)示范判決的結果與被告調解,獲得賠償。對此,法院會減少收取案件受理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投資者不接受調解方案,執(zhí)意起訴,但是在后續(xù)訴訟中未能獲得更有利的判決結果,法院可酌情增加其訴訟費用的負擔部分。第二,如果原被告雙方不能達成調解協(xié)議,法院就依據(jù)示范判決結果,通過表格式、要素式等方式,來簡化審理過程和裁判文書的制作,使投資者快速獲得賠償。
證券糾紛示范判決機制首次實踐
在“方正科技”虛假陳述案中,上海金融法院(一審)和上海高院(二審)首次采用了示范判決機制,較好地實現(xiàn)了其預期目標。
首先,就審案時間而言,“方正科技”虛假陳述案歷經(jīng)二審,總共用時約347天。這遠少于按照普通訴訟程序作出最終判決的平均用時(405.1天)。快速的判決不僅能使示范案件中的原告較快地獲得賠償。后續(xù)主要通過調解結案的投資者也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賠償。
其次,在示范判決明確了本案的共同事實與法律適用問題(例如虛假陳述揭示日與基準日、平均買入價的計算以及系統(tǒng)風險的扣除等)之后,其他投資者就可以與方正科技達成和解協(xié)議或者經(jīng)由法院調解,其自行提出訴訟并要求賠償已無必要。通過非訴途徑解決糾紛,會成為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和被告的選擇。截止到2019年10月16日,方正科技與張麗敏、曹計明等共計223名投資者達成調解協(xié)議,共計支付賠償金7121395.79元。因此,示范判決機制實現(xiàn)了引領作用,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依據(jù)示范判決結果,通過非訴途徑解決糾紛,節(jié)省了投資者、被告以及法院的成本。
最后,就系統(tǒng)風險的扣除等專業(yè)問題,經(jīng)原被告共同申請,投服中心免費出具了《損失核定意見書》。通過專業(yè)機構的技術支持,較好地解決證券虛假陳述糾紛中的專業(yè)問題,減輕了法院的審判難度,同時也加快了示范案件的審理速度。
示范案件存在搭便車問題
由于示范判決機制在我國并無成熟的先例可供遵循,不論是《規(guī)定》本身還是司法實踐,也都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平行案件中的投資者權利未得到有效保護(所謂平行案件,是指與示范案件有共通的事實爭點和法律爭點的案件)。按照《規(guī)定》,在示范案件審理的同時,平行案件應當中止審理,并且平行案件的當事人不可以申請加入到示范案件的審理中。因此,平行案件的當事人只能被動地接受示范案件的結果。
其次,示范案件中的搭便車問題。按照《規(guī)定》,示范案件中原告所支出的律師費、鑒定費或者專家輔助人費用等,由其個人負擔。然而,由于示范判決結果具有公共品的色彩,一旦示范判決作出之后,其他投資者都可以依據(jù)該判決結果,要求調解。平行案件中的原告投資者也可以適用該判決結果,而免去負擔律師費或者鑒定費等費用。因此,這些費用如果只由示范案件中的原告支出,其他受益投資者不予承擔,在結果上顯然不公平,從而減弱了原告提出選定示范案件申請的動力。
最后,《規(guī)定》尚缺乏像德國《資本市場示范案件法》那樣在訴訟中通過集團和解的方式,盡可能一次性解決糾紛的制度安排。
投資者可共同分擔訴訟費用
在目前的環(huán)境下,對投資者而言,選擇適用證券糾紛示范判決機制是一個能夠快速獲得賠償,且訴訟成本相對較低的糾紛解決途徑。對此,本文有以下幾個建議:第一,投資者在提出訴訟時,可以申請將本案作為示范案件,并成為示范案件的原告。當然,按照《規(guī)定》,其需要自行支付相關費用。或者,投資者也可以在他人提出示范訴訟之后,依據(jù)示范判決的結果與被告調解,無需承擔相關費用,但是其只能被動地接受示范判決的結果。投資者可以依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例如索賠金額的大小、自身的法律素養(yǎng)等)作出選擇。
第二,如果投資者選擇成為示范案件的原告,從訴訟成本的角度考慮,其不妨聯(lián)合其他投資者一起提出,這樣投資者之間能夠共同分擔費用。
第三,如果投資者希望在示范判決生效后,與被告進行調解,由于共性的問題在示范案件中已經(jīng)解決,因此對于投資者而言,基本僅剩下根據(jù)其交易情況計算投資損失的問題。所以,投資者不妨在調解之間,通過查閱案例或者登陸上交所、投服中心網(wǎng)站等方式,來知曉損失計算的方式,大致算出自己的損失數(shù)額,以便在調解時心里有數(shù)。
《電鰻快報》
熱門
信息產(chǎn)業(yè)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0 www.shhai01.com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