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08:5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邵好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月8日,深交所向神州泰岳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自我說明,是否正在或計劃開展5G消息相關業務。
打上“5G消息概念股”標簽而連續漲停的神州泰岳,遭到來自監管的嚴厲問詢。
4月8日,深交所向神州泰岳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自我說明,是否正在或計劃開展5G消息相關業務。4月7日、8日,神州泰岳已經連續兩日漲停,市場也將其視為5G消息(RCS)概念股。可就在問詢函下發后,9日,神州泰岳依然走出了“一字板”。
與運營商相關業務經營不佳
5G消息被視為短信業務的全面升級。因此,此番被炒作的概念股,大多是此前參與過運營商短信業務的公司。可從歷史運營情況來看,神州泰岳這塊業務的經營情況并不理想。
資料顯示,神州泰岳子公司新媒傳信曾參與中國移動“飛信”業務的運營,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新媒傳信分別虧損3373.76萬元、3540.95萬元和2291.62萬元。這意味著,目前新媒傳信其實是上市公司的包袱,而非盈利來源。
另外,神州泰岳此前回復關注函時曾透露,公司與運營商相關的業務AI/ICT運營管理業務分部2019年度預計虧損5.99億元。顯然,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包袱。
既然以往運營效果不佳,預計2019年還將大幅拖累公司業績,只是在“短信”前面加上個“5G”,神州泰岳就能烏鴉變鳳凰?
因此,深交所在問詢函中明確要求神州泰岳,結合5G消息業務的行業發展現狀和競爭情況、公司相關業務的人員和技術配備情況、飛信業務與5G消息業務運營的具體差異等,說明公司是否正在或計劃開展5G消息業務,相關業務的開發和市場推廣是否存在不確定性,是否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并結合新媒傳信及與運營商相關業務的經營與財務狀況充分提示風險。
事實上,神州泰岳目前仍在巨虧的漩渦之中。公司此前預計,2019年歸母凈利潤為-14.52億元,主要是資產減值以及多個業務板塊虧損或盈利不佳所致。如今,一則模棱兩可的消息,就帶動公司股價大漲,顯然偏離了公司的基本面。
互動平臺貼RCS熱點
可是,為何市場能將神州泰岳與“5G”聯系起來呢?
記者翻閱神州泰岳近期公告,發現其并沒有披露涉及5G相關信息。可瀏覽其投資者互動平臺,記者看到,公司大量回復與5G相關的問題,還對5G消息多次解讀,儼然一副“5G消息領導者”的姿態。
例如,神州泰岳稱:“公司自2013年涉足及布局RCS類業務,并長期向中國移動提供相關的解決方案。圍繞RCS業務打造了‘URCS+’的全套消息系統解決方案,目前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商用案例的RCS消息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多次參與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和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助力發布RCS消息產品,相關解決方案也得到了充分的檢驗。”
對于投資者涉及“5G消息概念股”的提問,公司雖然稱:“對二級市場中‘5G概念股’我們不便評論。”但隨后大段講述公司在5G方面的情況,講到“5G多媒體通信解決方案”、“新一代5G網絡運營支撐方案”、“泰岳云通信平臺”等產品。
然而,檢索神州泰岳歷史公告,其很少明確提到RCS業務,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5月新媒傳信與中移互聯網簽署融合通信業務合同時提到。彼時,公司表示,中移動提出將融合通信業務與飛信業務進行融合升級改造,采用國際標準的RCS協議,形成“三新”,滿足用戶多元化通信需求,公司也將因此受益。
近4年時間過去了,新媒傳信連年虧損,神州泰岳2019年更是預計巨虧,RCS業務也多年未提及。
如今,神州泰岳再次撿起多年前的“冷飯”,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大肆宣揚,卻閉口不談此前RCS業務的經營慘淡,很難讓市場懷疑其“貼身”5G消息概念的真實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1月14日,神州泰岳董事長王寧、副董事長李力披露了減持計劃,王寧計劃減持不超過總股本1.62%的股權,李力計劃減持不超過總股本2.75%的股權。對于這一情況,深交所直接發問,是否存在為配合股東減持而炒作股價的情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