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0 06:5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金博股份除了董事長借款增資“空手套白狼”外,該公司“空降”大股東似乎也不“干凈”,公司混亂的高管層,讓人們擔心,一旦上市可能會給社會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失。...
《電鰻快報》文/高偉
日前,科創板上市委同意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博股份”)發行上市。然而,金博股份IPO之路迷霧重重,實控人借款增資“空手套白狼”、聲稱受光伏產業政策影響,但毛利不降反升等疑云縈繞,最讓市場不解的是,金博股份董事長腳踏兩船,并且一虧一盈!!
金博股份除了董事長借款增資“空手套白狼”外,該公司“空降”大股東似乎也不“干凈”,公司混亂的高管層,讓人們擔心,一旦上市可能會給社會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失。
董事長疑只顧搞肥自家公司
《電鰻快報》注意到,金博股份董事長廖寄喬,同時還曾是博云新材的董事長,在2019年5月才辭去博云新材董事長職務,博云新材法人也隨后變更。博云新材是一家國企,實控人是湖南省國資委。面對一邊是自己的公司一邊是自己的工作,“腳踏兩條船”的廖寄喬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
事實是,在他的帶領下,國企博云新材岌岌可危,上市10多年仍然處于累計虧損狀態。不僅連年虧損,同時還涉及一起刑事案件。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金博股份創始人同時作為博云新材高管的蔣輝珍與熊翔卷入一起行賄受賄、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國有資產等罪行之中。
《電鰻快報》注意到,廖寄喬在博云新材工作多年,2000年開始,便從事技術要職,之后一步步升至博云新材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在廖寄喬掌舵博云新材以后,業績可謂是一落千丈,據博云新材公告顯示,2016年-2019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630萬元、-6200萬元、2700萬元和-1.6億元。特別是2019年,博云新材一年就虧掉了10多年的利潤,而后在同年5月廖寄喬辭去了博云新材董事長的職務,全身心投入到了金博股份的經營之中。作為在博云新材掌舵多年的廖寄喬,博云新材如今的局面他作為掌舵人實在是難辭其咎。
與博云新材的慘淡業績相比,廖寄喬自己的金博股份顯然好了許多,同為2019年,金博股份的營收卻達到了2.4億元,凈利潤超過約7800萬元,同比增長44%。作為一家國企的掌門人廖寄喬厚此薄彼的行為實在是不敢恭維,博云新材如今的局面廖寄喬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董事長疑再空手套白狼
值得一提的是,金博股份實控人借款出資一事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據招股書披露,廖寄喬直接持有公司17.71%的股份,自2017年5月起至今,廖寄喬即為金博股份的實際控制人。而公司第三大股東益陽榮晟管理咨詢中心(以下簡稱“益陽榮晟”)持有公司7.45%的股份。但由于廖寄喬持有益陽榮晟21.34%的出資額,并通過與益陽榮晟簽訂一致行動協議,雙方同意在作為金博股份的股東行使提案權、提名權、或在股東大會上行使股東表決權時,益陽榮晟按照廖寄喬的意見行使上述權利。綜上,廖寄喬合計控制金博股份25.16%的股份。
實際上,金博股份實控人廖寄喬在2017年9月和2018年4月增資的資金中,有2255萬元來源于其向員工、親戚及朋友的借款,占上述增資資金總額的比例為66.09%。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上述借款的余額為1885萬元。也就是說,廖寄喬仍有1885萬元的借款未償還。根據廖寄喬與債權人簽署的《借款協議》,利息一年一結,年利率為7%或5%,借款期限屆滿后,一次性償還借款本金,上述借款將在2022-2024年陸續到期。經有關測算,廖寄喬2020-2024年每年應當償還的金額分別為124.85萬元、124.85萬元、424.85萬元、1644.85萬元和53.50萬元,合計2372.90萬元。據了解,廖寄喬未來每年還款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工資、獎金、個人家庭積累及持有股份分紅等。如果未來公司的經營狀況、分紅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可能導致廖寄喬不能按期償還借款,則存在實際控制人持有的公司股權有可能被債權人要求凍結、處置的風險,并對公司股權結構的穩定產生不利影響。
據市場人士測算,金博股份預計上市發行時的總市值約為12.88億元,廖寄喬所持股份占市值金額約為2.49億元。其中,占兩次增資金額66.09%的借款,上市發行后的市值也可達到9020萬元,上市后不僅能還清2255萬元的借款,還能凈賺約6765萬元。這一操作不得不令人拍手叫絕。
先是腳踩兩只船,令博云新材一年就不明不白虧掉了10多年的利潤;接著便是借巨款增資自家公司;最后一招便是發行上市,實現還賬的同時還能然給自己暴富。一路下來,廖寄喬的如意計劃能如意實現嗎?這次渾水摸魚式的IPO,真能瞞天過海嗎?
兩“前科”大股東隱退
《電鰻快報》據招股書,2005年5月,金博股份的前身博云高科設立,其中熊翔出資65萬元占總出資比例的13%。可該公司在2015年12月股改完成后,熊翔并未出現在金博股份的股東名單之上,那么其所持股份到底是轉讓給誰了,交易的金額又是多少?
招股書還顯示,2017年9月,金博股份第一次進行增資擴股時,采用的價格為4.15元/股。這個定價卻是采用一年前的——2016年9月30日,評估機構對其估值4.12元/股。可以理解為,一年時間,該公司股價上漲了0.03元/股。不過,根據該公司增資歷史,2015年9月-2016年9月公司股價由2.33元/股增值到4.12元/股,2015-2016年一年時間增漲了1.79元/股。上述價格定增定價是否合理,以及此次參與認購的廖寄喬、益陽博程與公司是否存在關聯關系?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持有發行人5%以上股份的股東為廖寄喬、新材料創投、益陽榮晟、羅京友、陳賽你,如下圖:
值得注意的是,益陽榮晟合伙人結構情況顯示,廖寄喬出資額為35.7455萬元,出資比例為21.34%,為最高;熊翔也與廖寄喬同表,出資額為5.00萬元,出資比例為2.98%;
《電鰻快報》還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金博股份創始人同時作為博云新材高管的蔣輝珍與熊翔卷入一起行賄受賄、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國有資產等罪行之中,最終,蔣輝珍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十個月,并處沒收財產20.8萬元;犯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國有資產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八年,并處沒收財產20.8萬元。
在金博股份上市前夕,蔣輝珍與熊翔兩人則分別將金博股份的股份轉讓并退出,這些行為難免讓人聯想起很可能與上述的行賄、受賄案有關。而當時作為博云新材高管的廖寄喬是否參與到這些事件我們暫時不得而知,但在金博股份多版的招股書中卻沒有提及此事件,這其中是否另有隱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