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4 10:14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王躍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9年,斯柯達在華銷量28.2萬輛,同比下滑17%,這是自2013年以來出現的首次同比下滑。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斯柯達今年在華呈現加速下滑勢頭,一季度,斯柯達在華銷量大幅下...
前天(4月22日),上汽斯柯達通過線上媒體溝通會宣布,“旗下全系車型將指導售價進行調整,最高調整幅度達2.45萬元”。一位業內人士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官方降價的意圖非常明確,上汽大眾希望通過降價促銷的方式,快速提振斯柯達品牌在中國市場日漸低迷的銷量”。
近年來,斯柯達在中國市場一直遭遇銷量不振的困境。數據顯示,2019年,斯柯達在華銷量28.2萬輛,同比下滑17%,這是自2013年以來出現的首次同比下滑。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斯柯達今年在華呈現加速下滑勢頭,一季度,斯柯達在華銷量大幅下滑54.90%,至2.9萬輛。根據之前的規劃,2020年,斯柯達在中國市場將實現6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也就是每個季度平均銷售15萬輛。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斯柯達的銷量難及預期,直接影響了上汽大眾的整體業績。數據顯示,2019年,上汽大眾的銷量200.18萬輛,同比下降3.07%,其保持多年的銷量冠軍頭銜被一汽-大眾奪走。進入2020年,上汽大眾的銷售頹勢依然沒有緩和跡象。數據顯示,一季度,上汽大眾的累計銷量為18.3萬輛,同比下降60.9%,被一汽-大眾越甩越遠。
根據規劃,“2020年,上汽大眾和斯柯達雙品牌欲在市場占有率上實現提升或至少不下降的目標”。相比之下,“今年第一季度,上汽大眾的市場分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個百分點”,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在這次發布會上透露。
為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也為了扭轉低迷的業績,更是提前布局“后疫情時代”,上汽大眾讓斯柯達自降身價,以此換取銷量和市場份額的回升。據介紹,斯柯達全系車型調整后的指導售價區間為7.79萬-24.79萬元。其中,SUV柯米克家族建議零售價調整至8.99萬元起,轎車新明銳建議零售價調整至9.99萬元起,旗艦SUV柯迪亞克暢銷車型TSI330優享豪華版建議零售價調整至20萬元以內。
斯柯達降價后,能夠較好地與同在上汽大眾的大眾品牌區隔開來,從而可以下探到價格更低的細分市場去挖掘銷量增長的潛力。與此同時,斯柯達也因此不可避免地殺入了另一個大眾旗下“同門兄弟”——捷達品牌的市場區間。目前,捷達品牌已經推出VS7、VS5和VA3,三款產品的官方售價分別為10.68萬-13.68萬元、8.48萬-11.28萬元、6.58萬-9.28萬元。憑借大眾品質、親民價格,在去年剛剛“獨立”的捷達品牌目前已經初步地打開了市場。數據顯示,3月,捷達品牌的累計銷量為9300輛。
斯柯達自降身價,無疑將沖擊捷達主打的性價比優勢。面對這一威脅,捷達是否會對其價格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避開與斯柯達正面交鋒呢?目前來看,捷達方面尚未做出回應。
捷達的反應有待觀察,被斯柯達視作競爭對手的現代、起亞同樣備受期待。去年10月,大眾集團披露了一份旨在提高大眾品牌、斯柯達品牌和西雅特品牌之間的定位差異化計劃。根據規劃,斯柯達品牌將集中在低端市場發展,其對手鎖定為現代、起亞、達契亞等。在中國市場,現代、起亞一直以低價位營銷策略立足,并以慣打“價格戰”出名。斯柯達此次率先降價,不知現代、起亞是不是也會快速跟進呢?
16年前(2004年),也是在“非典”過后的后疫情時代,作為業界黑馬的上海通用(后更名為“上汽通用”)全面降價,嚴重威脅到此前在中國市場“養尊處優”、一股獨大的大眾汽車。為了捍衛霸主地位和市場份額,當年6月,上海大眾(后更名為“上汽大眾”)聯合一汽-大眾,宣布下調各自旗下所有車型的價格。“一石激起千層浪”,南北大眾的這一做法,引發其他廠家的全面跟進。如今,同樣是為了確保自身的市場份額,布局“后疫情時代”,上汽大眾旗下斯柯達率先降價,是否會成為新一輪價格戰的導火索呢?你品,你細細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