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9 09:32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內疫情發酵,開年第一天大跌。隨后成長股率先反彈,5G產業鏈、新能源車、軍工等表現出色,而后海外疫情加重,A股跟隨調整,之后市場避險情緒濃重,資金轉入有內需和避險...
農銀永益定開混合、農銀物聯網混合、農銀低估值高增長混合基金經理 張燕
我們先回顧一下過去幾個月的市場表現。去年12月份,國內經濟開始好轉,加之外部環境轉暖,春季躁動提前開始,1月份成長股表現較好。
春節期間,國內疫情發酵,開年第一天大跌。隨后成長股率先反彈,5G產業鏈、新能源車、軍工等表現出色,而后海外疫情加重,A股跟隨調整,之后市場避險情緒濃重,資金轉入有內需和避險屬性的醫藥、建材、食品和農業板塊。
展望后市,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內需開始轉好,但由于海外疫情相對嚴峻,輸入型病例長期存在,人員密集型場所預計短期內仍較難恢復以往正常狀態。
部分純線下行業會持續受到影響,但危機中也必然會有轉機,以線上為主的業態會受益,而且會使得部分線上占比低的產品加速向線上滲透。
海外疫情還未見拐點,疫情數據仍會在一段時期內影響市場風險偏好,導致市場波動加劇,從而間接影響到A股。但正因為疫情各國都出臺了相應的刺激政策,流動性相對寬松。
A股在內需穩定,流動性寬松的大背景下,又經歷過大跌,再次大幅殺跌的概率不大,當然震蕩也在所難免,整體上看好市場。
從行業配置的角度上來講,短期我們會盡量規避具有全球產業鏈的公司,因海外疫情仍未見拐點,復工復產要遠遠晚于國內,需求和供給都有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重點配置以內需為主的以下幾類標的:
1)受益于疫情且具備中長期邏輯的新基建,在海外股市暴跌的背景下,云計算和流媒體相關公司股價均創新高,國內5G大周期不變,企業加速上云,5G應用蓄勢待發。
2)線上滲透率高或正加速轉線上,并且具有壟斷地位的龍頭公司,如部分小食品龍頭。
3)復工復產相對較好的周期性行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