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12:05 |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北京文化年報剛剛“出爐”,便被原高管實名舉報“財務造假”,隨后,被交易所下發《關注函》,雖然北京文化對于舉報內容予以否認,但其剛剛更正完的財報卻暴露出不少疑點。...
????????北京文化年報剛剛“出爐”,便被原高管實名舉報“財務造假”,隨后,被交易所下發《關注函》,雖然北京文化對于舉報內容予以否認,但其剛剛更正完的財報卻暴露出不少疑點。此外,在資金狀況并不怎么好的情況之下,其一邊在低價處理曾經高價收購的子公司,另一邊卻高溢價發起了新的收購,這難免讓人對其資金鏈產生擔憂。
????????4月29日,北京文化原副董事長婁曉曦,在世紀伙伴新浪微博賬號發布信息,實名舉報北京文化存在財務造假等問題,受此消息影響,北京文化股價連續跌停。隨即,深交所《關注函》接踵而至,直到5月16日,北京文化才在給深交所的關注函回復中表示,經公司自查,并未發現存在虛構無商業實質的交易和收入等財務造假情況。
????????不過北京文化發布2019年年報時,還發布了一份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對其2018年的財務報告進行了追溯調整,其中,大幅下調了當年的營業收入,從其追溯調整的邏輯來看,此前該公司似乎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的行為。
????????此外,《紅周刊》記者還發現,這份更正后的2018年財務報表和2019年年報,均存在財務勾稽異常的狀況。而在這場鬧得沸沸揚揚的“財務造假”事件的背后,北京文化的自身經營狀況也著實令人擔憂。
因拖累業績子公司被低價出售
????????“北京文化2020年4月29日發布公告,巨虧20多億、倒改2018年審計報告、低價出售世紀伙伴,試圖粉飾太平、把財務造假的‘罪’改成‘錯’,欺瞞監管機構、侵害廣大股東利益,本人在此予以實名揭露、舉報!”4月29日晚,北京文化原副董事長婁曉曦通過世紀伙伴新浪微博發布的一條信息,將北京文化徹底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據工商資料介紹,北京文化的前身是“京西旅游”,自2013年起,該公司開始向影視娛樂業轉型,當年12月其收購了北京摩天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天輪文化”),2014年則通過定增的方式收購了主要從事電視劇制作的北京世紀伙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伙伴”)和主要從事藝人經紀業務的浙江星河文化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文化”)。
????????這三家公司背后的核心人物,分別是宋歌、婁曉曦和王京花,宋歌曾投資過著名的“低成本高票房”電影《失戀33天》;婁曉曦則是世紀伙伴的創始人,曾出品過《紅娘子》《勇敢的心》等多部集高質量、高收視率的電視劇;王京花更是一手捧紅了范冰冰、李冰冰、任泉等多位著名藝人,三人在業內早有名氣。
????????對于上述三家公司,北京文化出手闊綽,其收購價格分別為1.5億元、13.50億元和7.5億元。此外北京文化還分別與三家標的公司的原股東簽署了業績承諾協議,根據相關協議內容,2014年至2017年,摩天輪文化凈利潤不低于0.15億元、0.24億元、0.3億元和0.4億元;世紀伙伴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0.9億元、1.1億元、1.3億元、1.5億元;星河文化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0.5億元、0.65億元、0.84億元和1億元。
????????完成這幾家公司的收購后,北京文化的主營業務由原來的旅游景區業務,轉型為影視文化業務,其經營業績也越來越好看。據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業績對賭的這幾年里,北京文化的營業收入從4.21億元增長到了13.21億元;歸母凈利潤由0.8億元增長到了3.1億元。
????????但這樣的“盛況”并沒有維持多久,業績對賭期過后,北京文化的經營業績便開始下降,特別是2019年,北京文化的營業收入為8.55億元,歸母凈利潤則大幅虧損23.06億元。對于上市公司業績的虧損,北京文化歸咎于此前收購的子公司世紀伙伴及星河文化業績的虧損。
????????據2019年年報顯示,當期世紀伙伴和星河文化分別虧損了6.3億元和1289.46萬元,于是,北京文化對這兩家公司分別計提商譽減值8.34億元和6.41億元。
????????除此之外,北京文化還對世紀伙伴的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賬款計提減值準備4.4億元,對該公司的存貨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0.4億元。綜合來看,當期因世紀伙伴帶來的資產減值金額高達13.14億元,該公司儼然成了造成北京文化當年業績出現巨額虧損的“罪魁禍首”。
????????似乎是不想讓世紀伙伴繼續成為北京文化的“拖油瓶”,今年4月,北京文化發布公告稱,擬將持有的世紀伙伴100%股權轉讓給北京福義興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轉讓對價為人民幣4800萬元,而當初該公司的收購價格則高達13.5億元,相比之下,此次出售簡直是“白菜價”。
????????對于轉讓原因,北京文化在公告中指出“充分考慮世紀伙伴原團隊流失嚴重、公司對世紀伙伴商譽、資產已計提大額減值,為了優化資產結構,提高管理效率,節約成本費用,同意公司轉讓世紀伙伴100%股權”。
原高管實名舉報“財務造假”
????????就在北京文化發布2019年年報、且公布了關于世紀伙伴股份轉讓信息的當天晚上,北京文化原副董事長婁曉曦通過世紀伙伴新浪微博發布消息,舉報北京文化。舉報內容包括:北京文化挪用上市公司資金助力未完成業績的子公司、通過電視劇輸送業績以及利益輸送等諸多問題。隨后,深交所《關注函》便接踵而至,直到5月16日北京文化才對深交所《關注函》予以回復,對婁曉曦所舉報內容均予以否認。
????????5月17日,婁曉曦又連續發布了多條微博,除了針對北京文化的公告提出異議外,對于北京文化將世紀伙伴低價出售以及將2019年上市公司虧損的重要原因歸咎于世紀伙伴的行為表示不滿。
????????不過,依據北京文化披露的數據來看,婁曉曦的不滿也并非毫無道理。要知道,世紀伙伴是2014年北京文化以13.50億元的對價收購的公司,截至2018年末,世紀伙伴的凈資產仍然有9.12億元,但僅過了一年時間,該公司的凈資產就縮水到了4770萬元,這實在讓人大跌眼鏡。而從上文所述內容來看,世紀伙伴資產大幅縮水,與北京文化對世紀伙伴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息息相關。
????????2019年主要從事電視劇、網劇業務的世紀伙伴凈利潤虧損了6.3億元,業績確實很差,不過北京文化的其他業務的表現實際上也并不怎么好,其中變化最明顯的便是其綜藝業務。2018年和2019年北京文化的綜藝收入分別為0元和1.98萬元,而2017年該業務營收則為7038萬元,下降相當明顯。
????????另外,該公司的藝人經紀收入的營收規模也在不斷減小。據年報顯示,2017年至2019年該部分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8億元、7611萬元和1418萬元。對于負責藝人經紀的星河文化,2019年北京文化也對其進行了6.41億元的商譽減值。在當年的年報中,北京文化表示,2019年受影視行業政策調整、演員限薪令、規范稅收秩序等措施影響,藝人經紀行業受到較大沖擊。
????????除此之外,北京文化的電影業務也并不盡如人意,除了年初的爆款影片《流浪地球》外,該公司的其他電影都表現一般。
????????據貓眼電影數據顯示,《被光抓走的人》票房為7098.8萬元、《平原上的夏洛克》票房為943.9萬元、《直播攻略》票房則僅為6.5萬元。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京文化將虧損的“大鍋”讓世紀伙伴來背,或許正是為世紀伙伴的低價出售埋下的“伏筆”。
????????而作為世紀伙伴收購方的北京福義興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也存在不少令人疑惑的地方。
????????據天眼查顯示,該公司原名北京福義興達商貿有限公司,營業范圍包括機械設備和文具銷售等,2019年7月30日才變更企業名稱和經營范圍,2019年,其營業收入為0億元,凈利潤為-1.04萬元。
????????在剛剛完成對世紀伙伴的大幅減值后不久,便出現這樣一家沒有什么經營業務的公司對其以很低的價格進行收購,這看起來似乎很可疑。于是5月21日,《紅周刊》記者根據天眼查查詢到的聯系方式,對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采訪,但是記者說明來意后,對方便掛斷了電話。
更正完的財報仍有疑點
????????《紅周刊》記者發現,在發布2019年年報的同時,北京文化還發布了一份會計差錯更正的專項說明以及更正后的2018年年報及2019年三季度財務報告,對上述報告期的數據進行了追溯調整。
????????從其對2018年年報的調整內容來看,營業收入數據方面,北京文化將其2018年的營業收入由12.05億元,調減為7.41億元,同時將營業成本調減了2.52億元,也就是說,其2018年多確認了4.64億元的營業收入。
????????經營性債權方面,其將2018年的應收賬款由8.26億元,調減為3.85億元,同時將存貨調增2.52億元,也就是說其當期多確認了4.41億元的應收賬款。考慮到壞賬準備的影響,北京文化此前多確認的4.64億元的營業收入應該便是這部分應收賬款,而從成本調減和存貨調增的情況來看,北京文化更正前的年報應該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的情況。
????????據年報披露的信息,2018年北京文化影視經紀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倩女幽魂》《我不是藥神》《大宋宮詞》《無名之輩》和《英雄本色4》,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根據年報披露的信息,《大宋宮詞》直到2018年年底仍處于后期制作中,檔期待定,而《倩女幽魂》直到2019年4月才開始拍攝,又如何在2018年便確認營業收入呢?
????????在婁曉曦的舉報中,亦提到了這兩部影視作品,婁曉曦表示,2018年和2019年北京文化內部高管曾通過公司設立的資金挪用上市公司資金到體外,并通過《大宋宮詞》和《倩女幽魂》向上市公司輸送業績7800萬元。
????????巧合的是,2018年北京文化分別對《大宋宮詞》和《倩女幽魂》兩大項目確認了1.02億元和3.58億元的營業收入,加起來剛好是4.64億元,因此,北京文化2018年疑似提前確認的4.64億元的營業收入,極有可能便是由這兩部作品而來。
營業數據勾稽異常
????????雖然北京文化對2018年財報進行了更正,但《紅周刊》記者根據其更正后的相關數據進行核算后,發現該年度北京文化的營業收入、現金流及經營性債權之間的財務勾稽關系仍存在諸多疑點。
????????更正后,2018年北京文化實現營業收入7.41億元。該公司的主營收入主要來自于影視經紀業務,還有很少一部分旅游酒店業務收入,因此,按照6%的適用增值稅稅率計算,其當期的含稅營收為7.86億元。根據財務勾稽關系,企業的營業收入會體現為經營性債權或者以現金方式收回,那么北京文化當期情況又如何呢?
????????根據北京文化披露的更正后的相關財務數據,2018年其應收票據為0元,應收賬款為3.85億元、應收賬款計提壞賬為6008.32萬元,同類項目合計較上年度減少了3.43億元,理論上該部分也應該體現為現金流入,算上含稅營收部分,該公司當年收回的現金應該在11.29億元左右。
????????但是翻看其合并現金流量表,2018年北京文化“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17.83億元,剔除當期預收賬款增加4680萬元的影響后,則當期與營收相關的現金流入大約是17.36億元,相比11.29億元的理論金額多出6.07億元,也就意味著該年度大概有6.07億元的現金流入來源不明。
????????除了2018年之外,《紅周刊》記者以同樣的邏輯核算其2019年營收方面的財務勾稽關系,亦得到同樣的結果。
????????據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文化的營業總收入為8.55億元,按照6%的增值稅稅率計算,其當期的含稅營收大致為9.07億元,那么2019年北京文化現金流及經營性債權的情況又如何呢?
????????先來看其經營性債權的變化情況。2019年北京文化的應收票據為200萬元、應收賬款為5.25億元、應收賬款所計提的壞賬準備為1.33億元,同類項目合計較上年度增加了2.16億元。與其當年的含稅營業收入相勾稽后,那么該年度其收回的現金應該在6.91億元左右。
????????在合并現金流量表中,2019年北京文化“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13.43億元,再減去當期預收款項所增加的2840萬元,則當期與經營相關的現金流入大致為13.15億元,相比6.91億元的理論金額要多出6.24億元,也就意味著2019年北京文化大概有6.24億元的現金流入來源不明。
資金鏈脆弱
????????目前,北京文化的資金鏈狀況則是又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據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19年,北京文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合計為-9.47億元,很明顯,其“造血”能力相當弱。除此之外,2014年至2019年,北京文化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均為負數,也就是說,這些年來其大量的資金投入并沒能為公司“補血”。因此,這些年來,其維系經營所需的資金主要依靠籌集資金來實現,2014年至2019年北京文化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合計達34.24億元。
????????然而,憑借著籌集資金維系企業經營,一方面需要支付大量的財務成本,另一方面也會受到金融市場政策變化的影響,一旦金融政策收緊,企業籌資能力出現問題,企業很可能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
????????但正是在這種狀況之下,北京文化卻高溢價發起了新的收購。2019年10月,北京文化披露《關于收購北京東方山水度假村有限公司100%股權的公告》,擬以8.4億元現金購買北京東方山水度假村100%股權。這筆收購的交易總價是東方山水凈資產賬面價值的18倍,而資產基礎評估法下的增值率則為658.69%。
????????北京文化表示,此次收購是為了在該地建設密云國際電影文旅小鎮,通過北京文化的電影IP,打造以影視主題為主的商區+酒店為核心的文旅小鎮,從而實現業務延伸和產業鏈布局、提升盈利能力。
????????然而從北京文化的資金情況來看,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其賬面上的貨幣資金僅有1.15億元,而同期其短期借款金額就高達9.4億元。暫且不論此次收購的資金來源問題,一旦債務集中到期,屆時其如何償還這巨額的短期借款就已經是個不小的問題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