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 10:0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陳芳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商務部還表示,支持武漢以自貿片區為核心,進一步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支持襄陽和宜昌以自貿片區為核心,大力承接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研發、管理咨詢、工程設計等服務...
商務部昨天發布了《關于支持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從提升貿易發展質量、優化營商環境、完善市場運行機制、深化國際經貿合作等5方面提出24條針對性措施,為湖北自貿試驗區在疫情過后加快發展保駕護航。
“該文件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對湖北自貿試驗區出臺的具有針對性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可以說是特定時期、針對特定自貿試驗區出臺的特定政策措施,是中國自貿試驗區開展差異化探索的又一生動案例。”商務部研究院自貿區港建設研究中心所長崔衛杰告訴上證報記者。
在整體定位方面,政策明確支持湖北自貿試驗區建設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商務誠信示范區域,并將指導武漢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在外貿發展新動能方面,政策明確支持武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支持武漢、襄陽、宜昌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
“支持武漢等三個自貿片區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是著眼于解決后疫情時期跨境購物難度加大等痛點問題。”絲路研究院首席專家、院長張湧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商務部還表示,支持武漢以自貿片區為核心,進一步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支持襄陽和宜昌以自貿片區為核心,大力承接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研發、管理咨詢、工程設計等服務外包業務,積極創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此次政策給予了武漢片區更大范圍的開放權限,在服務貿易方面,數字服務包括軟件外包、大數據管理等是武漢自貿片區的優勢產業,未來這些產業有望在政策支持下做出更多探索和突破。”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自貿區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波說。
張湧表示,在跨境服務貿易領域的制度創新可以讓湖北“足不出戶”為全球提供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研發、管理咨詢、工程設計等專業領域的外包服務。
在產業發展方面,政策支持湖北自貿試驗區結合發展定位先行先試,如探索建立反向定制產業基地,推動產業鏈深度融合;支持有關片區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供應鏈體系等。
多位專家表示,探索建立反向定制產業基地是首次提出。張湧認為,反向定制這一以消費引領生產新模式的提出,為湖北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開出了精準的“藥方”。
湖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華榮此前透露,下一步,湖北自貿試驗區將進一步推進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制定湖北自貿試驗區產業發展相關工作方案。
中歐班列(武漢)在中部地區影響力顯著,回程貨物量、貨物附加值和重箱率等多項指標在全國領先。此次政策提出,發揮駐外經商機構作用,協助湖北自貿試驗區與國外行業組織、班列平臺公司、外貿企業等對接合作,擴展與相關國家經貿往來,充實中歐班列去回程貨源。
在國際合作方面,商務部明確將指導湖北自貿試驗區積極吸引臺灣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投資,與香港、澳門深化經貿交流與合作。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