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08:0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張艷芬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6月初,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鐵武漢)對外公開發布免責聲明稱,近期發現不法分子涉嫌偽造該司證照,冒用其名義開立銀行賬戶,開具虛假商業承兌匯票。...
6月初,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鐵武漢)對外公開發布免責聲明稱,近期發現不法分子涉嫌偽造該司證照,冒用其名義開立銀行賬戶,開具虛假商業承兌匯票。
這是中鐵武漢今年以來第三次發布有關被冒名開具虛假商業承兌匯票的免責聲明。在上述聲明中,中鐵武漢表示,自今年1月20日起,除建設銀行武漢光谷自貿區分行外,該司已全面暫停其他金融機構開具商業承兌匯票,并提醒凡是出票日期在2020年1月20日(含當日)之后,在建設銀行武漢光谷自貿區分行以外的金融機構開具的商業承兌匯票,均為冒名或偽造票據。
去年,多家央企“中招”假商票。
2019年年底,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相繼發布公告稱,有不法分子涉嫌偽造企業資料,冒用公司名義開立銀行賬戶,并通過虛假銀行賬戶冒用公司名義簽發和承兌電子商業匯票。
“這類所謂虛假票據更確切的稱呼應為‘錯票’。”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票據經紀委員會技術顧問曹一葦認為,“例如,有不法分子注冊一家公司,通過銀行電子票據系統開具一張商票,雖然票面上的‘賬戶信息’等各要素不能修改,但在最后確認環節,‘承兌人’這一欄是可以修改的。而這些不法分子即利用這一點,將‘承兌人’修改為某央企或某大型企業的名稱。”
“商票確實是從銀行電票系統開出的,但這張票據流通到市場上,很容易混淆視聽。不法分子即利用這張頂著某央企承兌的商票進行詐騙,高息貼現后,立馬注銷公司跑路。”曹一葦提醒,遇到高息商票要多途徑甄別,尤其要核對承兌人名稱與賬戶信息是否統一。
對于虛假電子票據,上海票據交易所(下稱票交所)也曾提示其特點:被冒名開立的賬戶基本為新開立賬戶,在開立賬戶的同時即開通電子商業匯票業務權限并在短時間內集中簽發票據。
對于前期出現多起惡意冒用央企名義開具虛假商票的情況,江西財經大學九銀票據研究院執行院長肖小和認為,應引入擔保機制,擔保基金可在出票和承兌兩個環節介入并實施擔保。為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糾紛,建議擔保基金在保證協議中要求,該票承兌人必須滿足央企“企票通”及省市央行信息平臺和省市相關信用信息平臺要求,承兌后必須在上述平臺登記。
1月16日,票交所上線試運行商業匯票信息披露平臺,商業匯票承兌機構可通過平臺披露票據相關信息。該平臺對承兌人的票據承兌信息、承兌信用信息等披露內容作了詳細要求,以促進商業匯票市場更加透明化。
“票交所的票據披露機制是針對2019年部分央企出現被人冒用其對公賬戶承兌商票的風險事件而制定的。專業的金融機構在提供票據融資時通過與披露信息比對,可有效降低自身風險。但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可能缺少這種風險防范手段。”某股份行旗下票據部門從業人員告訴記者。
上述票據業務人士認為,風險的核心在于企業賬戶被濫用,解決的最好辦法是控制核心企業開立票據的賬戶。“可以控制核心企業開立商票賬戶的形式,比如只允許核心企業有兩個賬戶開通承兌票據權限,以此防范風險。同時,將信披比對輸出結果通過銀行票據系統在企業網銀體現,方便中小企業查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