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8 09:17 | 來源:金色光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所謂的河湖淤泥項目,是路德環境在治理對象所在地附近投資建設河湖淤泥固化處理中心并配置處理設備系統,在一定期限內提供指定區域范圍內河湖淤泥的抽排、脫水固化、固化后...
路德環境硬闖科創板:科創屬性不足,業務或含“渣”
來源 金色光
路德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路德環境)成立于2006年8月,主要從事河湖淤泥、工程泥漿及工業糟渣等高含水廢棄物的處理。截止目前,在河湖淤泥和工程泥漿領域,公司累計運營了二十余個固化處理中心。近期,公司闖關科創板IPO。
據招股書披露,路德環境2019年營業收入30369.21萬元、歸屬凈利潤4405.57萬元、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3049.91萬元、歸屬凈資產33599.06萬元,業績看似不錯。然而,經我們研究發現,公司含科量或不足,主營業務槽點不少,要么連續虧損、要么多重雙標,還存在通過收購子公司對關聯方利益輸送的嫌疑。
研發投入偏低,工業糟渣業務連年虧損
作為擬掛牌科創板的企業,路德環境的含科量好像不夠。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693.04萬元、611.73萬元、1095.27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2.57%、2.71%、3.61%。報告期內,路德環境研發投入累計2400.04萬元、累計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3.01%。而根據科創屬性指引的要求,公司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累計營業收入比重需在5%以上,或者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需在6000萬元以上。顯然,路德環境的兩項指標都沒有達到門檻。
在業務方面,路德環境對連年虧損的工業糟渣業務充滿“執念”。所謂的工業糟渣業務,就是公司向白酒企業購入醬香型白酒糟來生產銷售微生物發酵飼料。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工業糟渣業務收入分別為1315.85萬元、1578.60萬元、2743.49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4.89%、7.01%、9.05%,逐年升高的比重反映出公司對這一業務越發重視。但是,工業糟渣業務始終處于虧損狀態,最近三年的毛利潤分別為36.68萬元、-9.14萬元、735.47萬元,凈利潤分別為-958.87萬元、-1153.42萬元、-230.90萬元。2019年的毛利情況略微好轉是因為2018年已經對存貨計提跌價準備,使得2019年營業成本較低。
(工業糟渣業務毛利率情況,來自路德環境招股書上會稿)
對于工業糟渣業務毛利率的波動,路德環境的解釋是受產成品微生物發酵飼料銷售情況和原材料采購情況的影響,銷售單價會受到客戶開發及產品推廣等因素影響(如上圖所示)。至于具體是如何影響的,包括影響的程度以及方向,都沒有進一步解釋。
路德環境的工業糟渣業務由路德生物環保技術古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古藺路德)和貴州仁懷路德生物環保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懷路德)這兩家子公司承擔。據招股書披露,古藺路德2018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1153.42萬元、-230.90萬元,仁懷路德2018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46.49萬元、-75.58萬元,都是凈虧損狀態。但是,古藺路德最近兩年的凈利潤與分業務披露的工業糟渣業務最近兩年凈利潤完全相同。公司在披露工業糟渣業務凈利潤時很可能沒有囊括另一家仁懷路德,因此相關信息披露可能有誤,而且這個錯誤可能意味著分業務披露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都存在問題,繼而影響招股書的其他多處數據。
另外,在仁懷路德從事工業糟渣業務連年虧損的同時,路德環境還打算將其注冊資本由1000萬元增至15000萬元,不知業務虧損是否將隨之被放大呢?
河湖淤泥業務多重雙標,季度收入或有違自然規律
所謂的河湖淤泥項目,是路德環境在治理對象所在地附近投資建設河湖淤泥固化處理中心并配置處理設備系統,在一定期限內提供指定區域范圍內河湖淤泥的抽排、脫水固化、固化后土方外運等服務。公司主要負責脫水固化這一核心環節,將淤泥抽排和土方外運等環節進行專業分包。但令人不解的是,路德環境在這一業務下有多重雙標。
第一個雙標在于計量方式及相應的收入確認。如下圖所示,路德環境采用兩種計量方式:泥餅方和水下方。所謂泥餅方,就是公司通過對已經由淤泥固化的土方進行稱重測量來確定工作量,并根據單位體積的合同價格確認收入。所謂水下方,就是通過對清淤前后河床淤泥的減少進行測量來確定工作量,并根據單位體積的合同價格確認收入。路德環境在兩種計量方式之間有較大的選擇空間,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操控收入確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