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10:44 | 來源:市值風云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最近十多年上證綜指在3000點附近寬幅震蕩。作為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指數——上證綜指,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成了投資者討論最多的話題。...
上證綜指首次優化,將納入科創板股票
來源:市值風云
級掌柜
納新吐故,上證綜指的這次改革意義重大,對市場提振作用也很明顯。
最近十多年上證綜指在3000點附近寬幅震蕩。作為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指數——上證綜指,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成了投資者討論最多的話題。
周五上交所發布了上證綜指的優化公告《關于修訂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的公告》,此次修訂主要涵蓋了三個方面:
(1)指數樣本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次月將其剔除;
(2)新上市證券上市滿1年后納入。對于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公司,上市滿3個月后納入;
(3)將科創板股票、以及未來上市紅籌企業發行的存托憑證納入樣本股。
這三方面的改革,對于上證綜指未來的表現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優化、未來上證綜指的表現值得期待。
這三個方面的修訂,對上證綜指有什么實際意義?
最主要是可以提升上證綜指的“更新換代”能力,包括指數的長期投資價值,會比以前會有個明顯的提振提升作用。
我們知道,前期上證綜指包含了上交所的所有股票,那么一些ST股票、*ST股票也包含其中,而這些股票往往存在較大的風險,甚至一些股票也會退市。隨著股票市場退市制度的逐步完善,未來退市的股票也會越來越多。將那些“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剔除上證綜指,那么上證綜指就可以“輕裝上陣”、更好地反映上交所未被實施風險警示企業的投資價值。
新股上市后滿一年納入上證綜指,規避了“炒新”風險、為指數注入了“新活力”。
(1)新股剛上市之后,大多都會連續漲停、估值也往往偏向高估。根據2016年以來上交所上市新股來看,前10個交易日的平均漲幅為94.53%。隨著“新股”變成“老股”,投資者炒新熱情也會逐漸消退,這些股票的估值也會逐步回落、股價往往表現相對較弱。根據數據統計來看,從第11個交易日到一年后,這些股票平均跌幅為20.50%。
(2)對于上市公司的某些股東來說,一年之后也陸續解禁、也可以進行減持了,此時股票價格往往已經調整較為充分。所以此次上證綜指將上市滿一年以后的股票納入其中,不但納入了新的“血液”、同時較好地規避了“炒新”積累的風險。
圖:最近幾年上市的新股估值情況(以證券行業為例)
備注: 隨著“新股”變“舊股”,其估值也會逐步向行業平均收斂,其股價面臨估值調整的壓力。以上個股僅為分析說明舉例,不構成投資建議。
將科創板股票、以及未來上市紅籌企業發行的存托憑證納入上證綜指,增強指數的成長性、可投資性和代表性。過去股票市場的上市較為嚴格,一些非盈利企業或者同股不同權等具有較高成長性的企業無法上市,使得上證綜指的“新陳代謝”相對較慢,行業結構和核心權重股變化不大。
科創板是落實創新驅動和科技強國戰略,是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安排,將科創板等股票納入其中,提升了上證綜指的成長性和可投資性。目前科創板的股票市值已經1.8萬億了,隨著科創板股票數量的增加,科創板股票在上證綜指的比例或將逐步提升。
上證綜指在3000點左右徘徊多年,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這次修訂能否改變這個局面?
我們知道,股票價格(P)=估值(PE)×盈利(EPS)。前述三方面的優化,有利于提升上證綜指未來的盈利能力。除此之外,上證綜指較低的估值,也為該指數的長期投資價值提供了支撐。
此前,由于上證指數是一支“納新但不吐故”的指數,而且由于指數編制的方法,使得指數表現并沒有充分反應出中國經濟增長的實際情況。從估值上來看,2009年底上證綜指的估值為31倍,目前市場的估值為13倍,估值降低了57%。這樣的幅度相當于利潤要翻一倍多,指數或者一個股票才能保持原來的價格位置,基本相當于估值把盈利給全部吞噬掉。
過去中國經濟增速非常快,市場給予的估值很高,而現在估值只有13倍左右。整體來講,估值下滑是造成整個上證綜指表現不佳的一個原因。當前市場估值處于較低水平,恰恰為上證綜指未來的表現提供了支撐。
第二個原因是整個股票的一些質地的問題,就像前面講的三方面修改。比如像新股的估值回歸過程對整個上證綜指形成拖拽下拉的作用;包括虧損股票也會對整個指數的表現產生一定侵蝕作用。實際上,這次相當于把這三方面的因素都做了修改,尤其把一些具有高成長性的科創板股票納入其中,整個指數的投資價值會有更加明顯的提升。我們知道整個創業科創板的股票數量現在越來越多,現在市值已經達到1.8萬億。所以整個上證綜指的行業結構將會更加優化。
我們的印象中滬深300代表了中國優質核心資產,創業板代表著中國經濟的活力和成長性,以后投資人該如何認知上證綜指這個指數呢?
滬深300是大盤股的代表,可能并不一定全是核心資產;中盤股則對應的是中證500;創業板的定位類似于科創板,是聚焦在創業成長相關的企業;這是他們自身的一些屬性。但如果我們從能否充分地反映市場的整體情況的角度來看,可能他們都不合適。而上證綜指是一個可以反映整個滬市上交所的市場整體表現的一個指數。這次優化,使得整個指數中一些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被剔除掉,從而起到提振上證綜指長期投資價值的效果。
最近中概股、紅籌股加速回歸,會不會對上證綜指產生影響?
如果中概股紅籌股回歸到科創板,對整個上證綜指來說也是一個利好。原來紅籌架構的中概股中有些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國內沒有辦法上市,所以才到海外上市。但是這些企業其實表現都相當不錯。這種企業如果能回到科創板,也將有機會被納入到上證綜指的框架之下,會提升整個上證綜指長期投資價值。
中國的整個經濟是由各種企業一起貢獻的。但是由于這種像剛才講的紅籌股或中概股沒有在國內上市,他們所代表的投資價值沒有通過上證綜指來體現。他們的回歸對上證綜指來說,不僅是提振或者提升自身投資價值的機會,也更加能反映出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和投資價值。
上證綜指是一個重要的標桿指數,但是在投資功能上一直偏冷門,這次改編能否改變這個局面?
上證綜指一直是大家跟蹤和觀察的一個標桿指數,無論是股民、監管層、交易所、包括新聞媒體,都會把上證綜指做為一個標桿去講。大家對上證綜指點位非常的清楚,會把上證綜指用來描述A股市場的表現,會把上證綜指的點數來作為投資中的參考,所以它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但是在投資功能的角度,他的關注度并不是很高。如之前所說,上證綜指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家都認為自己能超越這樣一個指數。
這次上證綜指調整之后,我們希望它的投資價值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大家也能逐步提升對整個上證綜指的印象和未來投資性上的關注度;包括未來可能上證綜指也能成為一個標桿性投資型指數;最主要是上證綜指的改編方案是20多年來以來第一次大的優化調整,是想突出它的投資價值的。
在上證綜指的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的時候,上交所及時地對上證綜指的編制方案進行調整、可以進一步提升指數的盈利能力、更加有利于投資者把握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
上證綜指作為一個市場的標桿指數,投資者無法直接參與,但是可以通過上證綜指ETF或富國上證綜指ETF聯接來參與其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