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10:41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周尚伃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隨著資管新規細則不斷完善,規范資金池模式、遏制通道業務效果逐漸顯現,券商資管生態格局進一步重塑。在此背景下,券商新成立的集合理財產品數量及規模呈持續下...
隨著資管新規細則不斷完善,規范資金池模式、遏制通道業務效果逐漸顯現,券商資管生態格局進一步重塑。在此背景下,券商新成立的集合理財產品數量及規模呈持續下滑態勢。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有數據可查的3913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4.13%。其中,股票型產品以12.8%的平均收益率在所有大類產品中領跑,FOF型產品以7.71%的平均收益率緊隨其后。
當下,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正在提速。對此,一位上市券商資管投資總經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券商資管的轉型方向一定是朝著標準化產品轉型。從本公司來看,在穩定發展固收產品的同時,會慢慢把重點布局在ABS、FOF和標準化權益產品上。”
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
公募化改造“大限將至”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券商已發行集合理財產品2037只(分級產品分開統計,下同),環比下降33.13%。同時,單只產品發行規模也相對有限,2037只產品合計發行份額246.4億份,環比下降37.75%。
從產品發行類型來看,券商新發行的集合理財產品仍集中于收益率穩定的債券型產品。今年上半年,券商已發行債券型集合理財產品1610只,發行份額為175.39億份,占所有產品發行總份額的71.18%。此外,新發混合型產品209只,股票型產品30只,貨幣型產品39只,其他型產品149只。
從上半年產品發行數量來看,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長江資管發行產品數量高達504只,拔得頭籌;廣發資管緊隨其后,共發行494只產品;東海證券位列第三,共發行285只產品。
券商資管改革穩步前進,公募化改造正在提速。今年年底是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的“大限”,目前僅剩不到半年的時間。從去年開始,不斷有券商資管產品完成改造,這也是資管新規下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
2018年11月28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操作指引》,作為資管新規配套細則,要求存量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對標公募基金進行管理,截止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快速推進,其中頭部券商進展更快。
中信證券官網顯示,目前中信證券已完成5只參與公募化改造產品上線;廣發證券成功發行2只大集合轉公募產品;東方證券也在此前落地大集合轉公募產品;5月11日,國泰君安資管第4只參與公募化改造的產品“國泰君安君得誠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上線。國泰君安表示,該產品參與公募化管理后轉為公開募集,產品投資門檻從5萬元降至1000元,管理費為1.2%,托管費為0.25%。
山西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劉麗表示,“券商資管向公募業務靠攏有益于券商提高客戶服務能力,服務財富管理轉型戰略。目前大概有13家券商資管獲得公募牌照,同時中小券商紛紛申請公募牌照。”
上述券商資管投資總經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券商資管產品進行公募化改造進程方面,目前公司改造的是半年期限的產品,下一步,將按照證監會的要求將產品繼續改造。但是與公募基金相比,券商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后,在銷售方面沒有公募基金的優勢明顯,主要體現在公募基金具有分紅上的稅收優惠。”
股票型產品
平均收益率超12%
從產品收益率方面來看,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有數據可查的3913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4.13%。整體收益率可圈可點,跑贏同期上證指數(上證指數今年上半年累計下跌2.15%)。有3682只產品在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跑贏同期大盤,占比達94.1%。
從產品類型來看,今年上半年,有數據可查的229只股票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12.8%。其中有5只產品收益率超過100%,且全部為科創板戰略配售產品。“國金特寶生物高管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1號”的收益率最高,達到695.97%;“國泰君安君享心脈1號戰略配售”緊隨其后,上半年收益率達190.18%。此外,收益率超100%的產品還包括“國信證券鼎信2號科創板戰略配售”、“國信證券鼎信3號科創板戰略配售”、“國泰君安君享科創板安恒1號戰略配售”。
有數據可查的1183只混合型集合理財產品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率為4.54%。其中,有2只產品的收益率超過100%。收益率最高的產品為“華融質押寶40號”,達到195.78%。有數據可查的1931只債券型產品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率為2.4%,有79只相關產品收益率超過10%。
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FOF型產品表現不俗,有數據可查的138只FOF型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7.71%,僅次于股票型產品,有4只相關產品收益率超過20%。
QDII型產品受全球市場波動影響表現不佳,有數據可查的8只產品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率為-1.81%,在券商集合理財所有大類產品中墊底。其中,“光大全球靈活配置型(QDII)”一枝獨秀,收益率高達31.73%,其余產品收益率全部為負。
當下,券商通過資管子公司發力主動管理轉型,時隔4年,券商資管終于迎來了新的子公司“落地”。
山西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已有安信證券、德邦證券、天風證券獲準成立資產管理子公司,行業內券商資管子公司增加至19家。在資管新規要求下,主動管理能力成為關鍵,監管部門也同樣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券商資管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在回歸資產管理本源的同時,提升整體行業競爭能力。
對于券商資管的發展,粵開證券非銀分析師李興認為,“雖然國內券商資管業務收入占比低于自營經紀等傳統業務,但仍是券商整體業務的重要一環,可與其他部門產生協同效應形成產業鏈。券商資管應做好客戶細分和產品多元化,滿足客戶的多樣化投資需求,從內外兩方面提升投研能力,逐步回歸主動管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