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10:05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黃一靈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央行上海分行2020年以來開出的第二張“百萬級”罰單。今年5月,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
普華永道最新披露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2020年公布的反洗錢行政處罰金額累計高達3.75億元,其中2020年1-4月累計處罰金額已超過2019年全年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客戶身份識別和可疑交易識別一直是反洗錢監管工作的難點,但伴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趨向成熟,未來金融科技、監管科技有望加速應用于洗錢風險防控與反洗錢監管的全流程。
反洗錢監管加碼
7月17日,央行上海分行公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興業銀行上海分行因涉及五項違法行為共被罰款123.5萬元。罰單顯示,興業銀行上海分行其中一項違法行為是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另外,6位興業銀行上海分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因對該分行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行為負有責任而受到處罰,共同被罰10.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央行上海分行2020年以來開出的第二張“百萬級”罰單。今年5月,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和可疑交易報告被罰270萬元。
記者注意到,進入2020年,反洗錢領域罰單頻現,監管力度持續加碼,其中,更涌現過“千萬級”罰單。根據普華永道數據,截至6月30日,2020年公布的反洗錢行政處罰金額累計高達3.75億元,罰單數累計298筆,其中約96%采取了雙罰制。2020年1-4月累計處罰金額已超過2019年全年水平。
近期多家銀行及信用卡中心發布公告稱,將開展個人客戶身份信息核實工作。核實范圍包括姓名、性別、國籍、職業、住所地或工作單位地址、聯系電話、身份證件或身份證明文件的種類、號碼和證件有效期限。
兩大難點成關鍵
從違規內容看,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和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是違規主要原因。隨著大額罰單頻繁出現,普華永道稱,其很可能成為未來常態,義務機構應當引起重視。例如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的,每戶可處罰20萬-50萬。
監管層對于反洗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央行行長易綱在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第三十一屆第三次全會上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已經啟動修訂《反洗錢法》,將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納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議事日程,持續加大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監管力度,為國際合作進一步夯實法律基礎。
某券商合規人士稱,客戶身份識別和可疑交易識別一直是反洗錢監管工作的難點。“可疑交易識別很困難,系統會自動進行一些基礎的識別工作,但仍然無法徹底擺脫人力識別,而合規崗人員少、工作量大,最后對這種識別很可能流于形式。”
普華永道建議,嚴格落實客戶身份識別工作,按法規要求核對、登記、留存完整的客戶基本身份信息;同時重視持續、重新客戶身份識別工作,持續關注客戶信息變更情況、業務開展情況,比如加強反洗錢數據治理,提高數據質量,充分利用支付機構動態數據豐富的特點,通過動態數據挖掘提高客戶身份識別效率及效果。
金融科技助力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助力反洗錢升級。
人行深圳中支黃富副行長指出,未來金融科技、監管科技將應用于洗錢風險防控與反洗錢監管的全流程。
平安集團法律合規部副總經理雷志凌認為,金融機構應充分應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反洗錢信息管理的數字化,推動洗錢風險識別、監測、預警及報告的智能化。
“在反洗錢方面,人工智能目標是用機器學習建模識別出洗錢以外的方法,把它排除,并對洗錢賬戶進行分門別類的評分和分類,這樣可以根據調查和審核人員不同的能力來分配不同的案件,幫助他們提高效率。”慧安金科CEO黃鈴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