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09:40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傅蘇穎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金達威7月24日晚公告,公司股東廈門特工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616.4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
????????Choice數據顯示,7月1日至29日,醫藥板塊已有31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發布減持計劃,累計最多減持4.13億股,減持規模上限為131.05億元(按29日收盤價計算)。其中,壽仙谷、奧美醫療、藍帆醫療、迪安診斷、易明醫藥等多家公司擬減持上限占總股本比例達到或超過3%。
????????減持原因多種多樣
????????上市藥企重要股東計劃減持的原因主要是股東自身資金需求、滿足自身經營需要、控股股東擬降低負債率、董事擬改善個人流動性等。
????????金達威7月24日晚公告,公司股東廈門特工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616.4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若以7月24日收盤價50.76元/股粗略計算,這筆減持全部完成后,廈門特工將套現超3億元。減持原因是股東自身資金需求。
????????同樣,因個人資金需求,奧美醫療7月5日晚公告,公司于2020年7月3日收到股東陳浩華、程宏、杜先舉、黃文劍出具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四位股東累計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233.7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8.2647%。若按公司7月3日收盤價29.21元/股計算,完成此次減持計劃后,上述股東將合計套現15.29億元。
????????部分公司股東減持的原因是降低負債率。藍帆醫療控股股東藍帆投資、董事和實際控制人李振平合計持有公司股份3.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4.25%。公司7月1日發布的減持公告稱,計劃減持的原因是控股股東擬降低負債率,董事擬改善個人流動性。
????????為償還對外融資借款,緩解質押債務壓力,降低自身資金風險及負債率,合理控制融資杠桿,迪安診斷近日公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陳海斌及其一致行動人杭州迪安控股有限公司(合計持有本公司股份2.08億股,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33.46%)計劃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2481.8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4%。
????????業績出現分化
????????上述有重要股東計劃減持的上市藥企中,部分公司上半年業績大幅預增。奧美醫療半年報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盈利7.04億元至7.27億元,同比增長530%至550%。報告期,公司感染防護用品銷售額大幅增長,其他產品銷售額亦有一定幅度增長。
????????藍帆醫療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億元至7.5億元,同比增長155.74%至219.68%。公告顯示,公司項目均達產后,將擁有近600億支醫療及防護手套產能,陸續緩解市場需求壓力,進一步夯實國際市場份額,有利于保障公司未來年度業績增長,對公司后續發展有積極影響。
????????醫療器械龍頭企業邁瑞醫療近日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8.47億元至106.6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至30%;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2.69億元至35.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至48%。公告顯示,經過此輪疫情的考驗,公司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實現了眾多高端市場的客戶群突破,給公司未來的增長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同時公司持續加強內部管理,改善經營效率,并且受到疫情期內營銷推廣和差旅減少的影響,經營業績呈現健康良好的增長態勢。
????????也有公司因疫情對相關防疫產品需求增加,上半年業績有望扭虧為盈。九安醫療近日發布業績預增的修正公告,修正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億元至2.8億元,去年同期則為虧損4972.28萬元。
????????利德曼卻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業績預計由盈轉虧。利德曼近日公告,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400萬元至8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816.96萬元。
????????三個領域值得關注
????????今年以來,醫藥板塊整體表現較好。而在上述發布減持公告的藥企中,有多家公司的股價已經翻倍。如上市一年左右的“口罩概念股”奧美醫療因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口罩需求大幅增加,公司股價自年初以來大幅上漲。
????????醫藥板塊的風口還在嗎?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藥企重要股東減持計劃頻發并不代表醫藥板塊的風口已過,事實上股東減持的原因有很多種,并不單純意味著高位套現,也有部分是出于藥企自身發展的考量。對于投資者來說,需要警惕的是大規模甚至清倉式減持的現象,需甄別短期內股價大漲而缺乏基本面支撐的個股,尤其是蹭熱點的公司。
????????張立超表示,未來醫藥股的投資方向有三個領域:一是受第三批集采驅動的高值醫用耗材及體外診斷試劑企業;二是國家層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背景下,醫療器械的創新升級和藥品的進口替代板塊,可關注治療性疫苗和新型疫苗研發進展;三是智慧醫療與數字醫療信息化趨勢下,包括互聯網++藥品、互聯網+醫療保險、互聯網+健康服務等在內的醫聯體平臺。
????????申萬宏源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主導了上半年醫藥股業績分化。在上半年醫藥板塊整體漲幅居前的背景下,醫藥上市公司中報期或成為后期股價走勢分水嶺,建議投資者尋找業績高彈性標的,同時避免主題投資踏空。長遠來看,醫藥企業核心資產價值不會因為疫情影響明顯縮水,核心資產內在價值仍較穩健。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