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1 09:15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程丹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行動方案》的總體要求是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明確,要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監管不到位的金融改革舉措不能貿然推出,提高各類養老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的權益投資比例,開展長周期考核。
《行動方案》的總體要求是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行動方案》要求,夯實市場體系基礎制度,全面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健全產權執法司法保護制度,健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推動經營性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推動勞動力要素有序流動,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在具備條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實行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有序引導人口落戶。
《行動方案》在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方面有四條具體舉措。一是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堅守科創板定位,突出“硬科技”特色,評估完善注冊制試點安排,深化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建立與市場板塊、產品風險特點相匹配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鼓勵和規范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增強監管的全面性、一致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提高監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監管不到位的金融改革舉措不能貿然推出。堅持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確保金融改革行穩致遠。二是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進一步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嚴格實施退市制度,對觸及退市標準的堅決予以退市,對惡意規避退市標準的予以嚴厲打擊。三是培育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穩步推進銀行理財子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鼓勵銀行及銀行理財子公司依法依規與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和創業投資基金、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合作,研究完善保險機構投資私募理財產品、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基金、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和債轉股的相關政策。提高各類養老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的權益投資比例,開展長周期考核。四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促進銀行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運用,引導督促金融機構合理定價,發揮好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積極穩妥發展普惠金融,積極穩妥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加大“信易貸”模式推廣力度,支持開展信用融資,拓展貸款抵押質押物范圍。
在實施高水平市場開放方面,《行動方案》明確,支持社會資本依法進入銀行、證券、資產管理、債券市場等金融服務業。允許在境內設立外資控股的合資銀行、證券公司及外商獨資或合資的資產管理公司。
統籌規劃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優化準入標準、發行管理,明確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整體性制度框架,研究制定交易所債券市場境外機構債券發行管理辦法。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金融機構和境內外資金融機構獲得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A類主承銷商資格,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
《行動方案》強調要維護市場安全和穩定。完善維護市場安全的體制機制。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高度重視市場運行的風險挑戰和市場體系安全問題,密切跟蹤國內外重要商品市場、服務市場和要素市場形勢變化,完善政策儲備并動態更新政策工具箱。完善宏觀經濟管理部門與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聯動和信息共享,強化對重點市場和市場基礎設施的跨部門協同監管。完善安全審查機制,重視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國家安全。
另外,還要積極防范市場異常波動和外部沖擊風險。《行動方案》規定要加強對大宗商品、資本、技術、數據等重點市場交易的監測預測預警,研究制定重大市場風險沖擊應對預案。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提高通過大數據等方式認定競爭違法行為、預警識別市場運行風險的能力,強化市場預期管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