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5 09:3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周尚伃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隨著資管新規細則不斷完善,打破剛兌、規范資金池模式、遏制通道業務的效果逐漸顯現,券商行業生態格局進一步重塑,呈現更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態勢,支持實體經濟、深...
隨著資管新規細則不斷完善,打破剛兌、規范資金池模式、遏制通道業務的效果逐漸顯現,券商行業生態格局進一步重塑,呈現更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態勢,支持實體經濟、深化直接融資功能進一步顯現成效。
在政策的助推下,券商資管產品公募化改造不斷提速。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0家券商完成22只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同時,“一參一控”限制放寬、“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也為券商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提供了更大便利,約7360億元存量大集合產品有望轉變成公募產品。
今年以來,券商資管產品的市場表現可圈可點。7月份,有數據可查的3023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2.62%。其中,股票型產品以7.7%的平均收益率在所有大類產品中領跑,FOF型產品以6.17%的平均收益率緊隨其后。
放寬“一參一控”限制
便于大集合公募化改造
7月31日,證監會提出,為順應“資管新規”延期,《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操作指引》(以下簡稱《操作指引》)過渡期同步延長至2021年底。
此前受“一參一控”規定的影響,不少券商資管無法申請公募牌照。《操作指引》提出,具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將大集合產品改造成公募基金產品。未取得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應先向證監會派出機構提交驗收申請文件,取得確認函后,券商就該大集合產品向證監會提交合同變更申請,合同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3年。
一家上市券商資管投資總經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對券商的主要影響是大集合轉公募。大集合產品改造后,3年內要么轉公募,要么清盤。資管新規延期后,為一些券商資管提供了更多時間來申請公募牌照。”
在政策的助推下,“一參一控”的限制也要放寬了。7月31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第十五條指出,“一參一控一牌”,同一主體或者受同一主體控制的不同主體控制的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不得超過1家,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其中控制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也就是說,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
對上述規定,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認為,放寬“一參一控”限制,為券商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提供了便利,約7360億元的存量大集合產品有望轉變成為真正的公募產品。同時,隨著申請公募牌照方面限制的放寬,更多資管將參與到公募基金行業,或將加劇公募基金行業的競爭,公募基金占資管行業總值的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A股整體機構化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山西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劉麗則表示,“券商資管向公募基金業務靠攏,有益于券商提高客戶服務能力,服務于財富管理轉型戰略。目前大概有13家券商資管獲得了公募牌照,中小券商也在紛紛申請公募牌照。”
22只大集合產品
已完成公募化改造
自2019年開始,不斷有券商資管產品完成公募化改造,這已是資管新規下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包括中金公司、浙商證券、中信證券、太平洋證券在內的10家券商完成了22只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以中信證券為例,旗下共有大集合產品18只(含1只以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設立的大集合),目前已有5只完成公募化改造,6只大集合產品已取得深圳證監局檢查驗收的確認函,其余7只產品的改造仍在進行中。
上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券商資管投資總經理表示,“自資管新規發布以來,公司就在不斷梳理產品線,改造存量產品。目前公司正在改造的是半年期限產品,下一步將按照證監會的要求,繼續改造其他產品。與公募基金相比,券商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后,在銷售方面與公募基金相比明顯沒有優勢,主要體現在公募基金具有分紅上的稅收優惠。”
申萬宏源資管部量化投資經理邱小平認為,“券商資管相比于公募基金,在絕對收益方面可能更具優勢,畢竟之前大多一直做絕對收益,具備絕對收益理念,將為客戶賺到錢作為第一目標。”
股票型集合理財產品
7月份平均收益率7.7%
券商資管生態格局進一步重塑,在這樣的背景下,雖然券商新成立的集合理財產品數量及規模持續下滑,但券商各類資管產品的業績一直可圈可點。
從產品收益來看,7月份,有數據可查的3023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2.62%。受A股市場表現的提振,券商股票型集合理財產品業績最突出,平均收益率為7.7%;混合型集合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14%;債券型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1%。在另類投資產品方面,7月份券商FOF型集合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6.17%,僅次于股票型產品。QDII型產品受全球市場波動影響,有數據可查的6只產品平均收益率為6.06%。
在主要配置方面,上述券商資管投資總經理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在資產配置方面,有個非常重要的邏輯就是業績的確定性。今年上半年,以醫藥、必需消費品為主要配置標的,盡管受疫情影響,但仍有較好收益表現。下半年,依舊看好上述板塊,同時適當增配消費電子、半導體等科技板塊。此外,增量資金在二季度財報披露后,可能會適當配置低估值的藍籌板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