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 09:4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李苑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基層“三保”方面,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長12.8%,支持地方尤其是困難地區正常運轉。新增加的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全部安排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加...
財政部6日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上半年財政運行經受疫情等因素沖擊,逐步回穩向好。
《報告》指出,受多重因素影響,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下降較多。但隨著推進復工復產和助企紓困成效持續顯現,稅收收入降幅收窄。地方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帶動非稅收入增長,涉企收費繼續下降。此外,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措施,概括起來主要是發出一個“信號”,做好四個“對沖”。其中,在繼續執行去年出臺的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的同時,強化階段性政策,出臺實施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復工復產的稅費政策并延長執行期限,延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延長階段性減免社保繳費政策,上半年實際減稅降費超1.5萬億元,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為了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增加政府投資,今年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2019年增加1.6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截至7月31日,地方政府已發行債券37586億元,其中一般債券12902億元、專項債券24684億元。
截至7月31日,抗疫特別國債已累計發行10000億元。上半年,完成一般國債發行22525.1億元。開展國債做市支持操作6次,涉及券種13只,操作額114.4億元,其中隨買3只國債10.2億元、隨賣10只國債104.2億元。
在基層“三保”方面,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長12.8%,支持地方尤其是困難地區正常運轉。新增加的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全部安排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加快直達資金預算下達。6月底前已將具備條件的直達資金全部下達地方。
展望未來財政政策,《報告》提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注重實效,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資金,注重質量和效益。主要包括穩就業、改善民生、落實減稅降費等6個方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