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10:00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覃秘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上半年公司電池出貨量整體增長4%,在一季度公司停產超過50天的情況下,二季度公司加班加點生產保障供應,鉛酸電池出貨量同比增長約22%。同時,依靠穩定的供貨能力,公...
8月20日,駱駝股份披露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0.7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4億元,其中二季度歸母凈利潤1.79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69億元,同比增長37.7%,為2016年以來單季度最高水平。
二季度的大幅反彈源自公司電池銷量的增長。據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電池出貨量整體增長4%,在一季度公司停產超過50天的情況下,二季度公司加班加點生產保障供應,鉛酸電池出貨量同比增長約22%。同時,依靠穩定的供貨能力,公司從下游主機廠拿到更多市場份額。
“駱駝的員工越是壓力大越是頂著上。”駱駝股份董事長劉長來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公司一直在努力保障供應,不知不覺間,市場占有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在主機配套市場,上半年市場占有率約為48%,去年底市場占有率為45%。路上每跑過兩輛新車,就有一輛用駱駝的電池。”
復工3天即滿產
“3天!復工3天我們就完全滿產了。”劉長來介紹。
劉長來回憶,3月10日,他參加了襄陽市重點企業家復工復產座談會,當天公司召開專題會,全面啟動復工復產,采購原材料,組織員工返崗。3月13日,公司正式復工復產。3月15日,公司襄陽各工廠基本達到滿負荷生產。
襄陽是駱駝的大本營,也是公司最重要的生產基地。截至2019年底,駱駝股份合計擁有3100萬KVAH的鉛酸蓄電池產能,其中有2100萬KVAH在襄陽,占比約三分之二。
疫情發生后,為確保穩定供貨,公司第一時間組織提前發貨,為公司和客戶爭取了一段時間。“幸虧有了這一步,不然貨運不出去,直接影響客戶的生產。”
部分物流車輛最終未能趕在封路前抵達客戶處。多方協調后,在高速公路的服務區完成交接。
劉長來介紹,在盡可能為客戶充足備貨的同時,公司還通知各地的業務經理和銷售人員留在當地市場,隨時準備做好服務。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駱駝順利導入紅旗HS5/HS7、東風悅達起亞新K5、智跑、廣州本田飛度、長安馬自達CX-30這5款車型的量產供貨,完成奧迪A6L、Q5L、A4L、北京現代悅納、上汽通用探界者、昂科威6款車型的切換供貨,上半年配套市場業務累計銷量同比增長約1%,其中啟停電池配套量同比增長近20%。
“我們的一線員工特別拼,各項防控工作也落實到位,6700多名員工無一例感染。”劉長來說。
產業閉環穩得住
在汽車市場銷售下滑的背景下,公司是如何取得增長的?劉長來認為,主要原因是公司擁有完整的循環產業鏈布局。
“如果說生產和銷售電池是1個產業,那我們有3個產業,再生鉛冶煉是1個產業,銷售服務與回收網絡又是1個產業,駱駝做了這3個產業,并將產業較好地協同起來,建立整體優勢,渠道能沉下去,成本能降下來。”劉長來說,盡管公司從事的是傳統產業,但一直在進行模式上的創新。
這是一個“生產-銷售-回收-再生-生產再利用”的循環產業鏈:駱駝生產的電池賣給汽車主機廠或維修店,公司提供新電池的同時回收舊電池,舊電池隨后進入再生公司回收鉛,鉛作為原材料繼續生產電池。
駱駝成立了30家省級分公司、230家地市級分公司,共簽約經銷商近2000家,終端網點35000多家,覆蓋31個省區市。
“設立分公司是為了更好地就近服務,縮短響應時間。在業務模式上,把新電池運出去,把舊電池運回來,節約了物流成本,也節省了渠道費用。上游原材料的采購和下游產品的銷售渠道均掌控在自己手中。”劉長來介紹。
同時,駱駝投資了6家鉛回收企業(已投產5家),目前公司的廢鉛蓄電池年處理能力已達71萬噸,回收的鉛完全滿足公司電池生產的需要,規劃廢鉛蓄電池未來年處理能力超100萬噸。
劉長來介紹,循環產業鏈有不少優勢:一是環保,解決了鉛污染的問題;二是降低成本,通過回收實現鉛成本可控;三是給消費者提供更便捷服務的同時,增加產品和品牌的用戶粘性。
“我們的銷售也在和互聯網對接,與一些平臺公司合作,客戶通過網絡呼叫服務,我們半小時即可送達。”劉長來介紹,互聯網業務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駱駝,該塊業務近年來也獲得持續快速增長。
隨著網絡的全面鋪開,駱駝股份在維護替換市場的銷量持續上升,市場占有率目前已達25%。
研發備戰新能源
作為傳統電池行業的龍頭,駱駝股份在新能源電池的浪潮中表現不算活躍。是傳統電池的業務規模太大,導致其轉型困難嗎?
“我們一直在反思這個問題。一方面,無論是品質質量還是成本控制,我們的鉛酸蓄電池都實現了全球領先,市場也很好,這塊業務不可能放棄;另一方面,鋰電池龍頭企業已有一定規模,與之正面競爭困難,我們需要找到一條新的路徑,目前還是以研發為主,同時尋找機會。”劉長來解釋。
市場對鉛酸蓄電池的巨大需求,是駱駝堅守的原因之一。“中國有2.6億輛的汽車保有量,每年還要生產3000萬輛,目前新能源車是100多萬輛,其余的都是燃油車,需要啟動電池。另外,新能源車也需要裝一塊鉛酸啟動電池。”劉長來說,截至目前,鉛酸蓄電池市場依然繁榮,預計未來該市場還會存在。
駱駝的戰略是切入鋰電池低壓應用,搶占高功率、高安全、長壽命輕混鋰電池市場。今年4月,由駱駝48V鋰電低壓系統平臺獨家配套的東風啟辰星車型上市。
“仍然是與主機廠配套,還是熟悉的客戶,駱駝在這方面有優勢。”劉長來介紹,公司48V啟停產品獲得日產5款車型定點使用;12V啟停項目完成開發及送樣,初步通過通用、菲亞特及標志雪鐵龍的技術評審,并與寶馬和戴姆勒開展緊密對接。
此外,駱駝股份還在積極布局電機業務,公司與純電動超級跑車公司克羅地亞RIMAC公司合資成立的中克駱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從單一的電機電控生產向三電集成制造轉變,目前具備年產5萬套驅動系統產能,乘用車電機完成小批量供貨。
駱駝股份與武漢理工大學就燃料電池板塊進行合作,駱駝集團武漢研發中心已具備檢測燃料電池部分核心材料及關鍵部件、單體電池的能力,具備小功率電堆研發試制能力。
“只要是與電池有關的,我們都關注。”劉長來說,公司始終堅持以技術為核心驅動力,目前在新能源業務領域已獲授權專利104項,已申請待授權67項,涵蓋動力電池材料、電芯、PACK、燃料電池結構、部件及電機電控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