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 09:49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支柱,銀行業積極強化責任擔當,發揮獨特金融優勢,全力以赴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支柱,銀行業積極強化責任擔當,發揮獨特金融優勢,全力以赴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9月10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簡稱“農發行”)行長錢文揮、中國農業銀行(簡稱“農行”)行長張青松和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齊聚第259場銀行業保險業新聞例行發布會,各自展示了助力脫貧攻堅的特色方式。
加大扶貧貸款投放力度
錢文揮介紹,今年以來,農發行加大了扶貧力度,效果顯著。截至8月末,農發行累計投放扶貧貸款2.5萬億元,余額1.5萬億元,投放額和余額均居國內金融同業首位。全行扶貧貸款不良率為0.23%,居于同業較低水平。在已經出臺的38條差異化支持政策的基礎上,農發行推出21條特惠支持政策,重點支持52個未摘帽縣和“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
張青松表示,截至8月末,農行在832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貸款比年初新增1510億元,余額12425億元;深度貧困縣貸款比年初新增678億元,余額4704億元;精準扶貧貸款比年初新增655億元,余額4570億元,三項扶貧貸款增量均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增速均明顯高于全行平均水平。此外,該行基礎金融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農行惠農通電子機具對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的行政村覆蓋率均超過85%。
陶以平重點介紹了興業銀行的特色扶貧工作。陶以平表示,興業銀行探索“銀行+龍頭企業+農戶”等產業扶貧創新模式,因地制宜設立產業金融中心,量身開發出一批“接地氣”的特色金融產品。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累計投放產業精準扶貧貸款55億元,涉農貸款余額4368億元,同比增長12%。
綠色扶貧是興業銀行的一大特色。“外界常說興業銀行是綠色銀行,在金融扶貧領域,綠色是一以貫之的發展理念。我們先后與江西、貴州、新疆、云南等貧困人口比重較大省區簽訂了綠色金融戰略合作協議,簽約以來累計投放綠色融資1469億元,讓眾多貧困群眾吃上了‘綠色飯’。”陶以平表示。
做好打“持久戰”準備
對于后續如何支持脫貧攻堅,錢文揮表示,解決相對貧困問題是長期任務,“三農”始終是我國發展的關鍵,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必須進行有機銜接。
具體來看,錢文揮認為,一是和國家糧食安全有機銜接。要在保證“吃得飽”的同時,支持做好種植糧食與高附加值經濟作物間的平衡,讓農民能致富,讓人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二是和農業現代化有機銜接。要支持發展農業全產業鏈,切實提高農業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三是和土地合理利用有機銜接。要平衡好建設用地、農業用地和住宅用地的關系,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實現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四是和扶持農業客戶群體有機銜接。要對投入農業的各類企業客戶進行扶持,包括中小企業、農業企業、合作社、專業機構、科技公司以及集團化運營的大企業,積極培育扶持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不同業態的支持農業客戶群體。五是和新型業務模式有機銜接。要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保護、水利建設等中長期項目中,改變過去依賴政府負債的模式,發現現金流、設計現金流、組合現金流,使項目財務可持續得到保證。六是和城鎮化有機銜接。
張青松則強調,立足“三農”、服務城鄉是農行的定位,服務“三農”、服務鄉村振興是農行的政治責任,同時也是農行的差別化競爭優勢。
“扶貧工作不是實現脫貧‘摘帽’就結束了,它是一個需要長期奮斗的事業,我們要堅持脫貧不脫政策,機構不變、人員不散,繼續穩定原來派出的幫扶基層隊伍。同時,還應堅持內部制定的扶貧攻堅的目標和責任考核不變。”陶以平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