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2 02:01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呂東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2020年6月末,溫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均為8.51%,資本充足率為10.93%,本次增資擴股若順利完成,其資本充足率指標將得到極大提升。經測算,增資擴...
為了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及增強抵御風險能力,今年以來,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需求強烈。同時,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渠道和方式也在不斷補充和豐富。在日前溫州銀行披露的增資擴股方案中,首次出現通過地方專項債進行資金籌集的環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賀炎林教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地方政府專項債用于補充中小銀行資本,不僅拓寬了專項債的使用范圍,也擴大了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途徑,將進一步增加此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進一步夯實和優化中小銀行的資本結構。“對于數量眾多的非上市中小銀行來說,地方專項債的資本補充對其具有重要意義。”
地方專項債
助力中小銀行補充資本
溫州銀行自成立以來,多次進行增資擴股,此前已進行7次之多。最新一次的增資擴股因“新因素”的加入而備受關注。
日前溫州銀行發布的最新一次增資擴股方案公告顯示,該行將發行數量不超過23.73億股股份,擬募集資金70億元。此次發行所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和處置不良資產。
截至2020年6月末,溫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均為8.51%,資本充足率為10.93%,本次增資擴股若順利完成,其資本充足率指標將得到極大提升。經測算,增資擴股后該行資本充足率將升至15.18%,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將提升至12.75%。
在該行新一輪增資擴股的認購方式中,除了傳統的老股東按比例配售外,未足額認購的部分,此次還新增了通過發行地方專項債券籌集資金、由溫州市政府指定特定主體認購的方式。地方專項債發行方案將以中國銀保監會最終批復為準。
今年7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決定著眼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根據銀保監會城市銀行部副主任劉榮介紹,政府專項債限額為2000億元,支持18個地區的中小銀行,由省級政府負責制定具體方案,目前部分省市已經開始研究使用這筆資金。
溫州銀行增資擴股方案的推出,使其成為地方專項債注資中小銀行的首個案例。賀炎林對本報記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小企業成為受沖擊最嚴重的經濟主體之一。用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使地方政府成為股東,地方政府債務顯性化,對銀行的權責更為清晰,這與中小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相匹配,在拓寬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渠道的同時,還兼具推動中小銀行體制機制改革的目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賀炎林同時指出,由于我國中小銀行數量多,各省情況也不一樣,在實踐過程中補充機制選擇方案時,不同省份的銀行、相同省份的不同類型機構也會選擇不同方案。在實踐過程中,可能還是“一行一策”“一事一議”,根據銀行實際情況選擇具體方案。
溫州銀行增資擴股方案的出臺,不但意味著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落地,也代表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的進一步拓寬。
對于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多通過地方專項債補充銀行資本的情況,賀炎林強調,需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專項債認購資本補充工具,意味著專項債使用范圍的擴大,后續需要對專項債投向等進行相應調整。其次,可能存在專項債與可轉債的期限不匹配問題,可轉債轉股后將無固定期限,而專項債多為10年到15年,在退出機制上需有妥善安排。
今年以來,商業銀行資本消耗過快。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銀行業資本充足率為14.21%,較年初下降0.43個百分點。這一情況在中小銀行上體現得更為明顯。截至6月末,城商行和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56%和12.23%,補充資本的緊迫性更為突出。
中小銀行
發債補充資本有望提速
今年以來,在加大信貸投放的背景下,中小銀行面臨愈來愈大的資本金壓力。同時,在讓利于實體經濟的背景下,銀行內源性資本補充的困難程度也在增加,拓展外源性資本補充渠道尤為重要。
為緩解中小銀行資本快速消耗的困境,今年以來,通過相關部門的努力,銀行資本補充工具日漸豐富且成效顯著。除了首次露面的利用地方政府債進行資本補充外,自去年以來就日漸增長的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的發行在今年也是增長迅猛,目前已成為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最重要工具。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已達43只,發行規模達4486.80億元,而若加上即將于近期陸續發行的工行、承德銀行及惠州農商行,年內發行規模將輕松突破5000億元。永續債方面,2019年全年發行數量不過16只,今年至今,銀行已發行23只永續債。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永續債,還是二級資本債,城商行、農商行等地方中小銀行成為絕對主角,占比均在八成左右。這些銀行雖然單筆債券規模較小,但對補充銀行資本充足率仍起到較大作用。
據相關人士預計,隨著監管部門對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的支持力度的加大,考慮到優先股和永續債發行主體資質已有所下沉,未來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債發行有望繼續提速。
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研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昆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銀行按要求加大了對實體經濟以及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貸款規模增加較多,這就需要通過資本補充來保證充足的資本金。在讓利于實體經濟的背景下,大多數銀行依靠內生性資本補充有一定難度,通過永續債、二級資本債以及其他方式的外源性資本補充成為首選項。
數量眾多且主要服務于當地實體經濟的中小銀行,對于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大力度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讓他們更容易“補血”,不但能使中小銀行發展更為穩健,也將進一步提高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回歸支持實體經濟本源。
周昆平指出,目前我國中小銀行數量已逾4000家,此類銀行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今年,無論是助力疫情防控,還是復工復產,中小銀行對支持中小企業的作用愈發明顯。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