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3 08:3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覃秘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三安光電認為,華燦光電侵犯了其在氮化物LED制造中提高光提取效率和提高空穴注入效率方面的專利技術,并要求賠償三安光電經濟損失共8000萬元。...
9月21日,有媒體披露,三安光電起訴華燦光電專利侵權一案,已被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盡管兩家上市公司至今都沒有公告,但訴訟仍引起了市場各方的廣泛關注。
“經公司初步分析,華燦光電生產的相關產品不存在侵犯三安光電所擁有相關專利的情形。”9月22日上午,華燦光電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上還證券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公司已委托相關代理律師積極應對,暫時不方便作過多評論,將積極舉證并交由法院來判定。
“我認為這是好事。這么多年來,國內LED行業一直在打價格戰,陷入惡性競爭,現在開始打專利官司,表明龍頭企業已經有了較為深厚的技術積累,這是行業發展成熟的標志之一。”一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券商研究員認為,三安和華燦的訴訟反映出我國LED行業對創新的日益重視,從長遠來看有利于推動我國LED產業的進步。
華燦積極應訴
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今年9月初,三安光電對華燦光電及其下屬公司提起兩起專利侵權訴訟,訴稱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華燦光電(浙江)有限公司、華燦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等侵犯其第ZL 201210286901.2號發明專利和第ZL 02142952.9號發明專利,專利名稱分別為“氮化物半導體發光器件以及制造其的方法”和“半導體發光元件和半導體發光裝置”。不過,關于這個訴訟,三安光電并未公告。
三安光電認為,華燦光電侵犯了其在氮化物LED制造中提高光提取效率和提高空穴注入效率方面的專利技術,并要求賠償三安光電經濟損失共8000萬元。
這兩項專利屬于核心專利嗎?華燦光電有侵權嗎?對華燦光電的影響有多大?
“經過公司初步分析,公司生產的相關產品不存在三安光電訴稱的專利侵權,公司已經委托相關代理律師積極應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維護公司合法權益。”華燦光電前述負責人表示,專利訴訟往往都比較復雜,公司將積極舉證并提交給法庭,由法院來作出判決。
據LED業內人士介紹,三安光電提起訴訟的兩項專利技術,分別涉及外延和芯片制程某一局部領域,系三安光電于2018年年底從日本夏普株式會社購得。
“此次訴訟沒有達到需要信息披露的標準。”對于為何沒有發布公告,華燦光電總經理周建會解釋,“市場對這起糾紛關注度較高,可能與兩家公司的行業地位有關。”
周建會強調,華燦光電歷來重視技術創新,在LED外延生長和芯片制造的主要工序上擁有自主的核心技術,建立了相對完整的專利保護體系。
如果華燦沒有侵權,三安為何還要起訴?
“行業龍頭企業之間發生專利訴訟,往往與市場競爭有關。”周建會說,從行業格局來看,華燦已經是三安最大的競爭對手,目前也只有這兩家公司處于行業第一梯隊,并已經拉開了與第二梯隊的距離,兩家公司在市場上長期處于“短兵相接”的狀態。
爭奪高端LED市場
這場訴訟其實是一起行業老大和老二的紛爭。據LEDinside統計,2019年我國LED芯片市場規模約141億元,三安光電當年營收74.60億元,排名第一,華燦光電以27.16億元的營收規模排名第二。
兩家龍頭公司都在努力構建各自的專利壁壘。據披露,三安光電擁有國內外專利2100余項,主要為發明專利,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得到了持續有效建設。華燦光電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華燦光電共申請了專利近1000項,擁有授權有效專利599項,其中發明類專利519項。
兩家龍頭企業都在持續調整產品結構,向高端市場進軍,也是目前火熱的Mini LED市場上最活躍的企業。
根據三安光電半年報,在高端LED 產品方面,公司就Mini LED、Micro LED 芯片已實現批量供貨三星,成為其首要供應商并簽署供貨協議;與TCL華星成立聯合實驗室,推進Micro LED 的市場化進程。
華燦光電在半年報中稱,公司是最早進入Mini LED 和Micro LED領域研究的廠商之一,報告期內,Mini LED 產品已實現大批量出貨。據介紹,8月25日,群創光電全球首發55寸可卷曲AM Mini LED顯示器,采用的就是華燦光電Mini RGB LED芯片方案。
從價格戰到知識產權戰
“專利起訴將大幅提升行業的門檻,龍頭企業可以借此進一步拉開與行業內其他企業的差距,避免再次陷入慘烈的價格戰。”一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LED芯片企業在中低端市場的價格戰已持續了近兩年,幾乎陷入全行業虧損的境地。
在今年的半年報中,三安光電介紹行業情況為:近兩年芯片價格大幅下降,行業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保持盈利的企業甚少。今年上半年,三安光電實現營業收入35.7億元,同比增長5.31%;實現凈利潤6.35億元,同比下滑28%。華燦光電今年上半年則虧損1.1億元,扣非后虧損2.6億元。
價格戰當然不可持續,但如何擺脫價格戰?
“從過往的歷史看,龍頭企業之間專利糾紛增多,是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某種程度上也是行業成熟的標志。”有券商研究員分析,三安光電對華燦光電的起訴,表明兩家處于行業第一方陣的廠商,已經從價格、規模的競爭進入到知識產權的競爭階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