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09:13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李丹丹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目前,各涉案機構均已進行整改和問責,進一步健全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內部控制機制,完善信息安全技術防范措施,強化從業人員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意識。...
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從人民銀行獲悉,人民銀行相關分支機構依法對部分金融機構侵害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行為立案調查,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有關規定,分別對農業銀行吉林市江北支行、中國銀行石嘴山市分行、建設銀行德陽分行、建設銀行婁底分行、建設銀行東營分行、建設銀行建德支行及相關責任人予以警告并處以罰款。這一表態再度彰顯了相關金融管理部門對侵害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行為“零容忍”的態度。
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前期部分媒體報道了個別金融機構員工涉嫌泄露消費者金融信息。人民銀行依據屬地原則調查立案,發現涉案金融機構存在侵害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權的行為,依法依規對涉案金融機構嚴肅查處。
在依法作出行政處罰的同時,人民銀行責令涉案金融機構以此為戒,全面排查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整改。在制度建設層面,明確要求其進一步健全完善消費者金融信息收集、保存、使用、對外提供等環節的內控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將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在系統建設方面,金融機構要持續改進完善業務系統和反洗錢系統,建立用戶異常行為監測模型,定期監測并堵塞系統存在的技術漏洞等安全隱患;完善系統功能模塊,確保系統生成日志能及時、準確、全面地記錄信息數據的查詢和下載操作。在人員管理方面,要不斷強化相關措施。
截至目前,各涉案機構均已進行整改和問責,進一步健全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內部控制機制,完善信息安全技術防范措施,強化從業人員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意識。
近年來,金融機構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但人民銀行指出,有部分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無視法律和規定,嚴重侵害了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權,甚至泄露履行反洗錢職責獲得的相關信息,反映出部分金融機構的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意識不足,內部控制仍需持續強化。
關于金融機構在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管理上應承擔的主體責任,上述負責人表示,一要強化全流程管控,將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逐項分解落實到業務運行的各個環節,細化到業務崗位職責中。二要加強員工教育,強化對中高級管理人員和基層業務人員的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教育,培養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紅線“不能碰、不想碰”的底線思維。三要規范員工行為,合理設置分級授權,完善授權審批流程,避免消費者金融信息使用環節“一手清”。四要加強技防手段,及早發現風險隱患。五要平衡發展與安全的關系,不能以犧牲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為代價換取業務發展。六要發揮投訴預警糾偏作用,主動查找漏洞或薄弱環節,及時研究問題,填補管理漏洞,消除風險隱患。七要強化責任追究,對有關責任人員要予以嚴肅處理,強化震懾。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強化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監管和反洗錢信息保密工作,督促金融機構履行主體責任,持續完善有利于保護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和落實反洗錢法信息保密要求在內的各項金融消費者權益機制,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長遠和根本利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