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08:2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炳瑤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該公司第一次IPO因前董事長被公訴而不得不停止,前董事長的受賄罪和濫用職權罪是否與杭華股份有關,該公司在招股書中沒有做披露。...
《電鰻快報》文/ 李炳瑤
11月4日,上交所官網發布消息,上交所同意杭華油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華股份)科創板首發上市。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杭華股份主要從事符合國家環保戰略方向的節能環保型油墨產品及數碼材料,功能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主要產品包括UV油墨系列產品,膠印油墨系列產品和液體油墨系列產品。
在閱讀該公司的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快報》注意到,近年來,杭華股份的業績在原地踏步,幾大主營產品的銷售收入甚至出現了下滑,而且公司的毛利率也連續兩年下將且低于行業平均值。
此外,該公司第一次IPO因前董事長被公訴而不得不停止,前董事長的受賄罪和濫用職權罪是否與杭華股份有關,該公司在招股書中沒有做披露。
然而,最讓人擔心的是,杭華股份的銷售、供應、技術等“命脈”掌握在日方股東手里,該公司幾乎就是日方股東開拓中國市場的“工具”,未來發展前景黯淡,而且,該公司一旦上市成功,在巨大的溢價下,日方股東套現走人,留給杭華股份的很可能就是一“空殼”。
業績增長已顯疲態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杭華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9.61億元、9.66億元和10.08億元,增幅已降至個位數。事實上,杭華股份的增長早已停滯不前,2013年至2015年,該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72億元、10.01億元和9.32億元。由此可見,在近六年時間內,杭華股份的業績沒有什么進展,或許意味著整個行業的天花板也已經顯現。
進一步分析,杭華股份主要油墨產品包括UV油墨、膠印油墨和液體油墨。報告期內,該公司UV油墨銷售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1.01%、45.89%和49.77%,幾乎貢獻了整個公司收入的一半。然而,這一主力產品的毛利率連續兩年下滑,報告期內分別為36.41%、32.94%和30.75%。業內人士認為,是行業競爭加劇導致杭華股份的毛利率下滑。
資料顯示,近幾年,我國油墨消耗逐年增長的同時,也成為全球第二大油墨生產國。國際油墨制造業加速向中國轉移,世界油墨巨頭相繼在我國設立生產基地,國內油墨市場份額主要被跨國油墨集團投資國內的企業和有技術實力的民營企業所占據。因此,杭華股份的競爭對手數量多而且實力較強,各大企業都在加大對UV油墨產品的研發及市場開發力度,市場競爭逐步加劇。
與UV油墨銷售額上升相對應的是,該公司的其他的幾大主營產品收入均存在小幅下滑。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報告期內,杭華股份的膠印油墨的銷量分別為1.61億噸、1.46億噸和1.42億噸,銷售收入分別為3.92億元、3.57億元和3.45億元。從銷售收入的變化趨勢來看,由于下游印刷行業不景氣,該公司的膠印油墨產品銷量在減少。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杭華股份的整體利潤率水平低于業內平均水平,2019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25.14%,而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達到27.7%。
第一次沖刺A股因前董事長被公訴而中止
杭華股份成立于1988年12月5日,公司主要從事符合國家環保戰略方向的節能環保型油墨產品及數碼材料、功能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主要產品包括UV油墨系列產品、膠印油墨系列產品和液體油墨系列產品。
事實上,早在2016年,杭華股份就曾謀求上交所主板上市,并于當年10月在證監會官網披露招股說明書;2017年4月,審核狀態為“已反饋”;但2018年初,杭華股份上市進程戛然而止。
上市公司課題研究組發現,2016年招股說明書披露,杭華股份第一屆董事會董事長為駱旭升,2018年駱旭升因工作調動不再擔任公司董事。相關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3月9日,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杭州市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董事長、總經理駱旭升以受賄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提起公訴。杭華股份在招股書中并為披露駱旭升受賄罪、濫用職權罪是否與其任職的杭華股份有關。
杭華股份所屬行業為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廢水、固體廢棄物和廢氣等污染物。隨著杭華股份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三廢”排放量會相應增加,若“三廢”處理排放不達標,可能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從而對公司的經營也帶來一定影響。
招股說明書披露的信息顯示,杭華股份北京分公司在2019年2次被環保處罰。據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環保部強化督查督辦問題查處整改情況(七)北京區域中,杭華股份北京分公司就存在生產過程中vocs廢氣處理設施閑置未使用,有機廢氣直排的現象,后被要求整改。
日方股東掌握公司命脈 發展前景黯淡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杭華股份的二股東為日本株式會社T&K TOKA,總經理也是TOKA方面的人選擔任;TOKA同時是杭華股份的供應商和大客戶,同時該公司的核心技術也來自于TOKA。
由此可見,日方股東從各方面掌控著杭華股份,甚至可以說,杭華股份的命脈,被日方股東所掌握。實際上,這些年在日方股東的控制下,杭華股份在研發上基本處于很低的水平,公司發明專利不過16項。
業內人士認為,杭華股份核心的銷售、供應、技術都來自于日方,杭華股份只是日方股東為了更好開拓中國市場的“工具”,日方股東還對對杭華股份的銷售做了明確的“規定”,只能在中國大陸(不含港澳臺)、俄羅斯、東歐、非洲、南美等地銷售。而日方股東則占據利潤豐厚的北美、歐盟市場。
在中國市場,杭華股份常常對外宣傳自己的產品是TOKA牌子的油墨。因為TOKA是國際知名品牌,而杭華股份對外打著TOKA的旗號,有利于開拓新的客戶。
實際上,杭華股份不過是TOKA在國內的“代工廠,日方股東看中了中國市場和杭華股份在國內的銷售渠道,而杭華股份則看中了TOKA手中的核心技術和品牌影響力。但二者各懷戒備之心。
TOKA雖然與杭華股份合作密切,但是也在防著這家公司做大,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這也是為什么TOKA與杭華股份的約定:杭華股份只能在中國大陸(除港澳臺外)、俄羅斯、東歐、非洲、南美等地銷售。而TOKA則占據利潤豐厚的北美、歐盟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杭華股份未來的成長空間基本被鎖死了,日方股東對杭華股份的防范意圖明顯,該公司的命脈基本被日方股東掌握,而且,一旦上市成功,在巨大的溢價下,日方股東套現走人,該公司發展前景黯淡。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