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02:4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魏倩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互聯網銀行也在大力攬儲。11月最后一周起,微眾銀行開啟存款送話費的攬儲營銷活動,并給出4%的利率。該行20萬元起存的大額存單,利率最高可達4.2%,并可隨時轉出。...
臨近年末,商業銀行存款沖刺大戲上演。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走訪商業銀行網點了解到,商業銀行為沖刺攬儲目標,存款送話費、存款利率上浮、降低大額存單購買門檻、發行高收益預期的短期理財產品等方法層出不窮。
一家股份行上海陸家嘴網點的理財客戶經理介紹,從本月起,該行針對50歲以上客戶和新客戶推出2萬元起存的三年期大額存單產品,利率為3.85%。大額存單一般為20萬元起購,2萬元就能買,為吸引資金降低了購買門檻,并給出一個較有吸引力的收益率。比照其他銀行看,招商銀行目前三年期大額存單產品起購額為20萬元,利率3.35%。
互聯網銀行也在大力攬儲。11月最后一周起,微眾銀行開啟存款送話費的攬儲營銷活動,并給出4%的利率。該行20萬元起存的大額存單,利率最高可達4.2%,并可隨時轉出。
目前,人民銀行執行的存款基準利率為:活期利率0.35%,三個月期利率1.1%,六個月期利率1.3%,一年期利率1.5%,兩年期利率2.1%,三年期利率2.75%。
除了上浮存款利率,推出高收益預期的短期理財產品也是商業銀行攬儲的手段之一。
據一家大行陸家嘴網點的理財客戶經理介紹,上周該行剛發行一款1月期、預期收益率4%的理財產品,計息日為12月1日,到期日為本月底。
每逢年末,商業銀行面臨存款規模監管考核。因此,存款爭奪戰是商業銀行每年特殊時點的既定動作。“其實上漲幅度較為有限,過了這段時間,又該往下調了。”上述股份行網點理財客戶經理說。
商業銀行近年來的攬儲工作難言輕松,負債端壓力較大。中金公司固收團隊報告顯示,今年10月,銀行存款整體出現負增長,總體規模下降4221億元。這是自2018年3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降幅僅次于2017年12月,帶動整體存款增速從9月的10.64%回落至10.30%。報告認為,繳稅因素和10月結構性存款壓降是導致銀行負債壓力上升的主要原因。
商業銀行負債端壓力的持續存在還與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相關。為打破理財剛兌,降低融資成本,資管新規實施后,保本理財產品退出歷史舞臺,結構性存款一舉成為攬儲“利器”,余額多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但因存在一些不規范問題,結構性存款受到嚴監管。今年,監管部門還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商業銀行年底前將結構性存款規模壓降至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
事實上,存款是最便宜的負債。“如果商業銀行不提升幫助客戶配置財富的能力,就很難從零售端持續沉淀低成本的存款。負債端的壓力也會一直存在。”東吳證券首席銀行分析師馬祥云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