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09:53 | 來源:央視財經 | 作者:未知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部件的供應不足,是否會影響大眾汽車的后續維修?
疫情影響下,全球芯片供應商迎來短缺潮,汽車行業也受到波及,昨天,央視財經發布了有關大眾汽車部分車型的關鍵零部件,因為芯片短缺,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的報道。
零部件的供應不足,是否會影響大眾汽車的后續維修?
1
記者探訪上汽大眾等品牌4S店
銷售人員稱芯片短缺為暫時情況
據了解,此次芯片短缺,將導致車身穩定系統和車載電腦兩大模塊無法生產,而這會不會影響后續的車輛維修呢?記者來到了上汽大眾上海的一家4S店,銷售人員表示影響只是暫時的。
關于維修保養問題,大眾方面也回復稱,由于相關零配件維修需求較少,目前不受影響。
芯片缺貨是否影響其他汽車品牌呢?記者也進行了走訪。在另外兩家汽車品牌的4S店里,店員則表示目前還沒有聽說出現芯片短缺的情況。
記者了解到,本次汽車芯片短缺的問題主要出在芯片的上游企業,受疫情影響,海外規模較大的晶圓廠和封測廠陸續宣布停產,意法半導體公司罷工,造成全球半導體缺貨嚴重。
這其中,傳統汽車平均每輛車用到70顆以上的MCU芯片缺貨程度較高,國際MCU芯片大廠的產品出現全線延期。
2
應對芯片荒多家歐洲供應商欲增產提價
記者了解到,受芯片短缺影響的兩大模塊主要是車身穩定系統ESP和車載電腦ECU,央視財經記者在德國柏林,第一時間采訪了為大眾汽車提供這兩大零部件的企業。
在德國大陸集團柏林分公司,記者了解到,該公司表示,盡管半導體制造商已經通過擴充產能來應對,但新增產能可能得要6到9個月才能實現。德國業內人士分析,汽車芯片短缺可能會影響中國的汽車生產,這一狀況或將持續至2021年。
總部位于德國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集團在回復記者郵件時也表示,全球采購市場目前普遍面臨某些半導體組件短缺的問題,沒有汽車供應商可以置身事外,博世將竭盡全力保持供應穩定。
此外,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之一、主營汽車功率半導體產品的德國英飛凌科技公司表示,目前正在向設立在奧地利的新芯片工廠追加投資,以提高產能。英飛凌本月4日還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預計2021年全球汽車產量會有一定增長,公司將相應地調整全球產能。
同樣在4日,荷蘭汽車芯片供應商恩智浦半導體公司表示已開始著手準備漲價。恩智浦稱,由于芯片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且芯片嚴重短缺,公司不得不提高所有產品的售價。截至4日收盤,英飛凌和恩智浦兩家公司的股價,上漲幅度均超過3%。
德國汽車研究中心主任杜登霍夫:博世集團和大陸集團,還有其它芯片供應商,都需要提高半導體組件的產能,各公司將提到其在亞洲的產能,提高在中國的產能,這樣就能增強供應鏈的穩定性。
另外,業內人士分析,除了國外的芯片上游企業產能不足以外,在國內疫情相對穩定后,車輛消費的快速復蘇導致需求旺盛,因此供需矛盾加大。汽車芯片可以簡單地分為前裝芯片和后裝芯片,前裝超過95%是進口的,后裝超過80%是進口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