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10:57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郭濤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在合肥揭牌,其研發中心也正式竣工。未來,該公司將生產大眾MEB平臺產品,并逐步提升本地化研發能力,其首款車型計劃于2023年投產。...
昨日(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在合肥揭牌,其研發中心也正式竣工。未來,該公司將生產大眾MEB平臺產品,并逐步提升本地化研發能力,其首款車型計劃于2023年投產。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承載著我們助力中國電動出行發展的堅定承諾。”揭牌儀式現場,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通過視頻方式表示,“今年約10億歐元的投資,將加速大眾汽車(安徽)的發展。而大眾汽車(安徽)的發展,也將進一步強化中國市場在集團電動化、數字化戰略中的作用。”
據悉,在全球,大眾基于MEB平臺生產的純電動車型銷量將于2030年增至1900萬輛,其中中國將是主要的產品投放區域。而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也將從中國輻射到大眾集團其他市場。“我們有著明確的共同目標:我們的技術研發將‘在中國,為中國,源出中國,走向世界’。” 迪斯說。
此次落成的研發中心,將集中研發、質保、同步工程、全功能預生產和測試等多個部門。“全新研發中心將幫助我們強化本土研發能力,提升生產效率,快速擴大并優化新能源產品矩陣,以滿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客戶需求。”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表示,目前,大眾汽車(安徽)正積極擴大本土研發人才儲備,預計到2025年,研發團隊員工數量將達到約500名。
此外,大眾汽車(安徽)還將實施研發中心二期擴建和生產車間改造等制造基地系列項目,計劃總投資額超200億元人民幣,預計將于2022年底竣工,最大年產量可達35萬輛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2025年達300億元,2029年達500億元。
“對于大眾汽車集團而言,安徽將成為電動出行和數字化的新產業基地。” 馮思翰表示,“因此我們還在與國內外供應商進行協商,計劃在大眾汽車(安徽)工廠周邊,建造一個專屬供應商的園區。集團還計劃在安徽建立一個數字化中心,旨在為集團旗下產品提供車聯網和數字化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是大眾在華首個占據控股地位的合資公司。2017年,大眾與江淮汽車成立了其在華的第三家合資公司——江淮大眾。今年5月,大眾投資約10億歐元,獲得江淮汽車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并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12月2日,投資交易完成交割,大眾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并將其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未來,合資公司的經營狀況也將納入大眾集團財報。
在此次揭牌儀式上,大眾汽車(安徽)并未公布未來將生產的具體車型。不過,大眾此前曾承諾將授予合資公司4-5個大眾集團旗下品牌產品。而對于之前的江淮大眾思皓品牌,則已在今年9月的北京車展上,正式變為江淮汽車旗下全新乘用車品牌,其定位也由新能源擴展至了燃油車領域。
據悉,思皓品牌引入了德國VDA質量管理標準以及制造工藝和試驗驗證體系,在產品品質上全面對標大眾。在未來幾年里,思皓品牌將依托全新的模塊化平臺推出多款全新車型和改款車型,車型類別覆蓋從A0級到B級的SUV和轎車。
對此,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進表示,“我們將與大眾汽車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學習,加速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吸收大眾汽車優秀的造車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研發及制造能力,在電動化、網聯化、自動駕駛、智慧出行等領域與大眾汽車攜手共進。”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