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12:13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楊潔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云天勵飛成立于2014年8月,研發和銷售面向應用場景的人工智能產品及解決方案。公司表示,核心能力主要來源于人工智能算法平臺和人工智能芯片平臺。......
????????近期,中國視覺人工智能產業迎來一波IPO小高峰。繼依圖科技、云從科技披露科創板招股書后,12月8日晚,又一家AI獨角獸公司深圳云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云天勵飛”)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并獲得上交所受理。
????????根據招股書,云天勵飛此次IPO擬募資30億元,主要用于城市AI計算中樞及智慧應用研發項目、面向場景的下一代AI技術研發項目、基于神經網絡處理器的視覺計算AI芯片項目等。
????????云天勵飛成立于2014年8月,研發和銷售面向應用場景的人工智能產品及解決方案。公司表示,核心能力主要來源于人工智能算法平臺和人工智能芯片平臺。
????????具備算法芯片化能力
????????云天勵飛表示,公司當前專注于視覺AI領域,核心競爭力是算法芯片化的底層技術能力以及基于“端云協同”技術路線所成功落地的大型解決方案經驗和系統落地工程能力。核心能力主要來源于人工智能算法平臺、人工智能芯片平臺兩大技術平臺。基于上述核心技術,立足下游數字城市、人居生活等各場景需求,云天勵飛打造“端云協同”的人工智能產品及解決方案。
????????云天勵飛稱,在AI芯片領域,公司是業內少數基于對人工智能算法技術特點的深度分解及對行業場景計算需求的深刻理解,通過自定義指令集、處理器架構及工具鏈的協同設計,自主研發芯片并已實現流片、量產及市場化銷售的公司之一。公司自研芯片DeepEye1000已于2019年起實現獨立商用,目前已與海康威視、阿里巴巴平頭哥等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
????????公司成立于2014年,雖然規模化運營時間不長,但發展至今已構建了融合算法、芯片、智能軟硬件產品及解決方案在內的視覺人工智能研發及商業化落地能力。2015年,公司在深圳市龍崗區率先實現基于“深目”系統的城市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上線。公司在深圳市龍崗區的成功產品落地,被快速推廣至深圳市其他區域和東莞市全域,在超大城市的成功落地案例讓公司產品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幫助公司業務快速拓展至全國。
????????據公告介紹,云天勵飛成立以來,已在深圳、上海、成都、青島、杭州等數十個大中型城市和諸多項目中實現了人工智能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落地,賦能數字城市運營管理和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的多個細分場景,實現銷售收入的持續增長。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公司已取得206項專利(含境外專利6項),其中發明專利116項、實用新型專利21項、外觀設計專利69項,已登記的軟件著作權126項。
????????業務高速發展
????????報告期內(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1-9月),云天勵飛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023.33萬元、1.331億元、2.304億元及2.673億元,合計6.8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479.63萬元、-1.989億元、-5.098億元、-8.621億元,合計虧損達16.256億元;毛利率分別為42.39%、56.34%、43.71%及40.46%。截至2020年9月末,公司尚未確認收入的在手訂單約2.75億元。
????????分產品來看,公司的營收主要來自數字城市運營管理和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兩大板塊,AI芯片銷售及IP授權占營收比重不足1%。2017年-2019年,云天勵飛各板塊業務增長較快,數字城市運營管理收入從4994.6萬元增長至約2.01億元,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收入從28.73萬元增長至2841.35萬元。2020年1-9月,云天勵飛數字城市運營管理業務營收額已經超出2019年全年,達到約2.45億元。
????????報告期內,云天勵飛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955.13萬元、-2.338億元、-1.885億元和-1.994億元,報告期內均為負數。云天勵飛表示,人工智能行業存在持續的研發投入需求,最近三年,公司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進行持續投入,研發投入金額較大且持續增長。
????????在研發投入方面,報告期各期,公司分別投入研發費用4355.73萬元、1.458億元、2億元、1.30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71%、109.57%、86.79%及48.79%。云天勵飛的研發投入主要集中在自研芯片、AI算法平臺、大數據平臺等方面,其中芯片產品線在研項目預算超過1億元。
????????云天勵飛自研的AI芯片DeepEye1000采取22nm工藝、多核異構架構,已于2018年底流片,2019年底開始獨立對外銷售實現商用,2019年及2020年1-9月,芯片獨立對外商用產生的收入分別為0.29萬元及209.90萬元。
????????報告期內,云天勵飛的主要終端客戶群體以各地政府、公安局、大型商場、機場車站等交通樞紐的業主單位、大型企事業單位、社區物業公司等為主。在銷售服務模式方面,公司采取直銷的銷售模式。公司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2%、78.43%、52.11%和71.44%,客戶集中度較高且呈現波動趨勢。
????????賽道競爭激烈
????????云天勵飛招股書并不諱言人工智能行業已面臨激烈競爭。在視覺人工智能領域,國內主要企業除云天勵飛外,還包括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云從科技等。此外,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蘇州科達、東方網力等傳統安防廠商,以通信設備起家的華為和以視頻存儲硬件起家的浪潮等企業也紛紛涉足行業,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同時,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亦有寒武紀、英偉達等重要參與方。此外,公司還可能面臨來自全球科技公司的潛在競爭。競爭加劇可能導致公司產品價格、利潤率或市場占有率下降的風險。
????????雖然云天勵飛在報告期內已經投入超過5億元研發,但與同業公司相比仍顯遜色。據介紹,芯片領域,2020財年英偉達的研發費用為28.29億美元;華為海思未上市,公開報道顯示其2019年研發投入約為24.39億美元;寒武紀2019年研發投入為5.43億元。算法領域,曠視科技2019年上半年研發投入達到4.68億元,2018年全年為6.12億元;依圖科技2019年研發投入達6.57億元,2020年上半年研發投入為3.81億元。
????????云天勵飛認為,隨著視覺人工智能產業的進一步成熟,訓練數據、研發投入、客戶資源等核心壁壘逐漸清晰,云天勵飛全產業鏈的服務能力和豐富的項目落地經驗與競爭對手產生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云天勵飛招股書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陳寧,其直接及間接合計控制公司33.698%的股權。
????????除控股股東外,其他持有云天勵飛5%以上的股份的股東有東海云天、中電華登、合肥達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肥桐碩。其中,東海云天持股10.685%,為2020年9月成立的有限合伙企業,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為最大有限合伙人,出資比例約達88.63%。中電華登持股6.025%,背后是成都空港產業興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等有限合伙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