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09:4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佚名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熟悉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可能對10年前A股的一次暴跌還有點兒印象。
熟悉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可能對10年前A股的一次暴跌還有點兒印象。
2009年11月24日,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上證指數突然急跌3.43%,當時創下三個月來最大跌幅。剛剛開板不久的創業板亦受重挫,股票大面積跌停。
導致市場急跌的是一則傳言——中國銀行計劃再融資約千億元。市場擔心在經歷了信貸猛增、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提高之后,銀行將面臨著巨大的資本補充壓力。
在當時上市的四大國有銀行中,中行資本充足率最低,只有11.63%。中行的再融資,會不會是銀行股天量再融資的開始?市場對此有所擔心。
2010年初,中行啟動了名為“卓越”的再融資計劃,包括400億元A股可轉債,以及600億元A+H配股。
據稱,當時中行融資方案前后修改40多遍。為盡可能減少對市場的沖擊,最后選擇了對市場影響最小的可轉債,配股也只從公開市場募集15億元,大部分由控股股東認購。
最終,中行千億再融資順利完成,市場也得以平穩度過。回過頭看,中行的這次再融資,為其他上市銀行實施再融資贏得了時間窗口,也消解了市場恐慌情緒。
此后,大型上市銀行向資本市場再融資,市場多予以平和反應。例如,2018年3月12日,農業銀行拋出A股史上最大一筆再融資,擬定增1800億元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次日,市場對此反應平靜。
這種平和的背后,不僅是上市銀行再融資過程中,特別注意避免引發市場恐慌情緒;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廣度與深度不斷增強,銀行利用資本市場再融資的工具與渠道愈加多元,資本市場承載再融資的能力也在日益壯大,投資者對于銀行股再融資的認識也愈發理性。
近些年,雖然銀行一直存在資本金缺口,但在各種監管利好政策支持下,補充資本工具日益成熟和多元化,通過定增、配股、優先股、可轉債進行再融資規模并不大。據上證報資訊統計,從1991年到目前,上市銀行再融資合計約1.82萬億元,占A股再融資規模的15%。
而銀行補充資本融資最多的渠道已變為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例如,今年,銀行二級資本債發行量再次井噴,截至目前已超過萬億元。這些,都逐漸減輕了再融資對市場的壓力。
在資本市場加持下,上市銀行通過完善公司治理,降低經營風險,完成飛躍式發展,并將創造的利潤積極回饋投資者。
數據顯示,30年來,上市銀行累計向投資者分紅2.56萬億元,占A股上市公司全部分紅比例超過30%,成為A股中名副其實的“分紅王”板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