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0:08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德力股份在闡述上海施歌實業有限公司聯采商超營銷平臺項目必要性時稱,為了解決聯采商超平臺與企業營銷平臺的對接問題,建設聯采商超營銷平臺勢在必行。...
近日,德力股份(9.210,-0.09,-0.97%)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3000萬股,擬募資不超過6億元,用于中性藥用硼硅玻璃項目(下稱“硼硅玻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硼硅玻璃項目投入資金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德力股份上次定增募資5.36億元,4億元被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其中的兩個募投項目幾乎沒有動工就匆匆終止。此次定增,德力股份擬再次擴張產能。然而公司所處行業產能過快增長,結構性過剩問題依然突出,2019年行業累計產成品存貨增速達到了近十年來的高點。盡管硼硅玻璃項目與公司現主營產品屬于不同細分行業,但進入新領域面臨的挑戰不小,且新項目投資回收期高達8年以上,在如此之長的周期內能否實現預期效益還不得而知 。
前次定增有“圈錢”之嫌
2013年,德力股份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5.36億元,分別用于年產三千萬只晶質高檔玻璃酒具生產線(二期)項目、年產 2.3 萬噸高檔玻璃器皿項目及上海施歌實業有限公司聯采商超營銷平臺項目,擬投入募資金額分別為2.89億元、1.67億元和0.81億元。募資于2013年8月到位。
但在募資到位后的一年多時間里,年產三千萬只晶質高檔玻璃酒具生產線(二期)項目及上海施歌實業有限公司聯采商超營銷平臺項目進度緩慢。截至2014年11月30日,上述兩個項目的投資進度僅為6.25%和2.64%。12月份,德力股份便終止了上述兩個項目,終止理由是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國家宏觀政策發生較大變化,日用玻璃器皿行業中的高端產品需求量下降較大,行業高端產品銷售環境存在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有意思的是,在2013年的定增方案里,德力股份闡述年產三千萬只晶質高檔玻璃酒具生產線(二期)項目必要性時稱:近幾年,我國每年從國外進口的玻璃器皿總額在以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長,其中高檔玻璃器皿占比達90%左右。我國日用玻璃器皿制品的產能還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快速增長的要求,尤其是高檔玻璃器皿市場需求巨大。未來幾年,日用玻璃器皿每年還將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遞增。然而僅過了一年多時間,該項目就以與定增方案中相反的理由終止。即使德力股份終止的理由具備一定合理性,但在定增股份上市之前的8個月,相關政策就已出臺,德力股份為何不及時終止定增計劃,而要等到定增股份發行后才終止?
德力股份在闡述上海施歌實業有限公司聯采商超營銷平臺項目必要性時稱,為了解決聯采商超平臺與企業營銷平臺的對接問題,建設聯采商超營銷平臺勢在必行。結果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德力股份便匆匆終止這一項目。公司將上述兩個項目結余的34338.013萬元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
截至2016年12月31日, 年產2.3萬噸高檔玻璃器皿項目節余的5735.39 萬元募資全部永久性補充流動性資金。這意味著,德力股份上次定增募資5.36億元,4億元被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其中3.43億元來自改變募資用途,且是在募集資金到位后不久、募投項目幾乎未動工、終止理由存疑的情況下改變募資用途。
新項目投資回收期竟超過8年
此次定增,硼硅玻璃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5億元,項目建設期24個月,項目達產后可形成年產一級耐水藥用玻璃管制品1萬噸、高端模制瓶2800噸的生產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德力股份在近些年的年報中多次提及“行業結構性產能過剩”,2019年行業累計產成品存貨增速達到了近十年來的高點。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擬再次擴張產能。
預案顯示,硼硅玻璃項目生產的產品屬于藥用玻璃包裝,而公司目前的產品屬于日用玻璃包裝,故此次定增,公司開拓了玻璃產品新領域,這或能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但硼硅玻璃項目的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為8.39年,超過了8年,也就是說,5億元的投資需要8年多的時間才能收回。在這8年中,行業及公司面臨的未知因素較多,能否如期收回投資額、實現預期效益還不得而知。尤其是,公司新進入的細分領域已經有山東藥玻(50.080,0.88,1.79%)、肖特新康、格雷斯海姆中國、正川股份(74.980,3.16,4.40%)等“強敵”,德力股份能否在新領域有一席之地還有待市場檢驗。
業績表現堪憂
公開資料顯示,德力股份主營業務為的近些年的業績表現不盡人意。2014-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48 億元、8.58億元、8.72億元、7.96億元、7.95億元、8.67億元和5.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55%、-9.52%、1.67 %、-8.71 %、-0.17%、9.14%和-10.5%;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1億元、-0.63億元、-0.61 億元、0.51億元、-1.28億元、0.13億元和0.01億元,分別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 -0.01億元、-0.68億元、-1.07億元、-0.28億元、-1.3億元、0.35億元和-0.03億元。
最近六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只有2019年扣非凈利潤為正,其余報告期皆為負值。同時,只有2016年和2019年的維持收入正增長,其余報告期皆為下降趨勢。公司在年報中稱,市場景氣度低迷,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是業績不振的重要原因。
有意思的是,在營收正增長的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與稅金及附加變動卻呈背離趨勢。新浪財經鷹眼預警顯示,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變動9.14%,稅金及附加同比變動-3.76%。財務人士指出,稅金及附加項目,在企業產品結構沒有發生明顯變動以及相關流轉稅稅制沒有發生變革的情況下,稅金及附加占營業收入的百分比通常會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區域內。
年報顯示,德力股份2019年的主營產品和產品結構及主要稅種及稅率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公司營業收入與稅金及附加變動背離的情況需進一步說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