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03:33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呂東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隨著商業養老保險被納入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商業養老保險市場勢必將迎來變革性的發展機遇。
為了大力鼓勵商業養老保險發展,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表示: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設。
平安養老險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甘為民接受媒體采訪時建議,國家相關部委出臺相關政策,便于養老保障體系第二、第三支柱的資金賬戶打通。“在這方面,可以借鑒美國、英國等國家,打通第二、第三支柱,資金劃轉暢通,沒有障礙。”
養老險公司大有可為
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在具體涉及商業養老保險部分提出:按照統一規范要求,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設。強化商業養老保險保障功能,支持開發投保簡便、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的養老保險,積極發展年金化領取的保險產品。針對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需要,開發合適的補充養老保險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商業養老保險被納入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商業養老保險市場勢必將迎來變革性的發展機遇。
在平安養老險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甘為民看來,建立健全與基本國情、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直接影響國家的國際競爭力,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而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是養老、醫療保障體系。
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業內通常泛指三支柱建設,分為養老金保障和養老服務保障。以養老險公司為主的商業保險公司,是養老保障三支柱體系尤其是第三支柱方面的探索先鋒。
在養老服務領域,商業保險公司以支付方的角色串聯起消費者、服務提供者,成為養老服務體系的關鍵力量。
在個人養老年金保險實踐方面,以平安養老險為例,該公司在積極推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個人養老保障管理產品的過程中,面向民眾的普惠養老需求,認識到前者僅覆蓋正式就業的職工人群,而后者的年金化領取屬性不足。
“為此,我們構建了萬能型、投連型、生命年金型的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產品系列。其中,萬能型‘安之心’個人養老年金保險自5月份上市以來,短短數月規模達數十億元,再次印證民眾強烈的養老金儲備需求。”甘為民表示。
個人養老保障市場空間廣闊
與此同時,商業養老險公司也是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主力軍。
據甘為民介紹,在醫療保障第一支柱上,平安養老險積極經辦基本醫療保險,并承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同時,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在第二支柱上,平安養老險也是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的主要供應商;在第三支柱健康險上,積極參與國家推動的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并通過百萬醫療保險、惠民保等產品,滿足數千萬民眾的大病保障需求。
整體上看,長期護理保險還處在發展初期,從政策體系、籌資機制、運行機制、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處在探索期和實踐期。
近期大熱的“惠民保”類保險產品,也是由平安養老險開創的。在2015年,經過招標,在深圳推出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覆蓋超過50%的深圳市民,總保費規模超過2億元,參保人數及覆蓋率在類似項目中均為全國最高。
2020年,在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保障升級,推出“深圳專屬醫療險”,開售3個月參保人數已突破100萬,保費超10億元。在普惠醫療的創新上,平安養老險再次走在行業前列。目前,該公司已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廣西等多個省份及其地市開展“惠民保”項目,為超千萬參保人群提供高額醫療保障及增值服務。
業內專家預計,未來5年,中國養老保障市場規模或突破10萬億元。不難預見,未來,市場上的養老保障產品系列也將會更加完善,市場參與者也不僅局限于保險公司,多類金融機構將成為養老金融產品的提供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