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09:57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蘭雪慶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全球經濟將呈現“三低一高”的特征,即低增長、低利率、低通脹和高債務的宏觀環境
12月19日,南京證券2021年投資策略會在南京召開。會議現場,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重陽投資總裁王慶、南京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陳君君就“當前宏觀經濟環境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及“2021年權益市場投資機會”等問題做出主題演講及探討。
會上,王忠民對今年的金融市場行情做出分析,其表示,過去一年從金融市場鏈條來看是在三個信用敞口當中發生了歷史性巨變,產業周期和金融周期本身經歷著產業全球化之后的歷史變化,引起背后股權、債權和貨幣發行之間內在的關聯變動,2020年疫情來臨使這個問題加速裂變,背后還有時代進步最突出的印跡,數字化邏輯因為疫情不僅在應用端口,而且在金融及全服務端口中加深應驗。貨幣、疫情及數字化這三個因素導致了2020年在金融領域與原來的敞口相比發生了典型的不同。
從貨幣發行量敞口來看,全球央行大規模發行貨幣,但流動性分層也很明顯;固定收益敞口呈現低波動特征,需要以量取勝;權益敞口方面,在貨幣大量發行和固定收益投資低回報率下,資金流向權益資產,受新能源、新制造、新消費等產業政策的驅動,以及在注冊制改革的環境下,不管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均取得不俗的表現。人民幣資產在全球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環境中成為最具吸引力的資產,近幾年通過FDI流入的資金在減少,而流入金融市場的資金在增加。
王忠民總結道:“過去一年是貨幣寬松、債券市場不斷縮小和信用風險升溫、全場景的權益市場高歌猛進的時代,2021年或將繼續如此,甚至今后五至十年全球和中國都會如此。”
重陽投資總裁王慶從“全球新共識”和“中國非共識”兩個角度展望了疫情后的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其表示,后疫情時期,全球經濟將呈現“三低一高”的特征,即低增長、低利率、低通脹和高債務的宏觀環境,但隨著疫苗的接種和全球流動性的泛濫,低通脹最終能否延續仍存在分歧,全球經濟可能會走向日本化的“低增長、低通脹”模式,也有可能陷入滯脹式的發展狀態。而對中國的非共識則主要體現在明年中國經濟或出現雙位數的名義增長率。
“根據經濟和流動性的擴張收縮與否將宏觀環境劃分為四個象限,當前我們應該處在第一象限,即流動性仍然相對寬松,且經濟已處在擴張期間,這種環境下,成長+周期風格的股票占優,如果明年全球經濟同步復蘇,強于預期,不排除流動性環境的收緊會早于預期,那么在明年某個時間點有可能進入到第二象限,也就是價值+周期股票占優的象限。”在王慶看來,明年的投資機會也許仍然是結構性的,但結構上可能完全不同于今年,在看到機會的同時要注意風險,應當重視跟蹤明年貨幣政策的邊際變化。
而對于2021年的市場走勢,南京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陳君君則認為,A股市場當前處于中等偏高的估值分位,在流動性保持緊平衡狀態下,市場的走勢由估值提升邏輯轉向由企業盈利的持續修復和風險偏好的穩中向好共同驅動,疊加資本市場改革及十四五規劃元年提振市場信心,明年上半年市場或延續當前震蕩向上的走勢,而經濟結構繼續轉型升級和產業景氣周期差異較大決定市場依然是結構性行情占優。節奏上,上半年經濟確定性復蘇,政策尚未全面退出,下半年經濟修復進入后半程,通脹回升及貨幣、財政政策正常化,全年市場或前高后低。
在投資機會方面,陳君君表示,可關注三條主線。主線一:此前受疫情沖擊較大,受益經濟復蘇帶來盈利改善的相關行業。在經濟持續復蘇和疫情逐漸解封的過程中,受沖擊的相關行業需求也將逐步恢復,盈利復蘇也更具彈性。主要包括航空、旅游、餐飲、酒店、電影等服務性消費行業。主線二: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重要共識,政策指向兩個方向:一是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全面促進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順應消費升級趨勢。二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加強對前沿科技產業的戰略布局,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食品飲料、醫藥等必需消費,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等可選消費將受益于消費升級趨勢,科技產業自主可控趨勢將利好云計算、半導體、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券商、金融IT作為打通內循環的重要基礎設施,也將充分受益。主線三:十四五規劃元年,區域及產業經濟政策驅動的相關主題投資。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戰略中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海南自貿區等仍值得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安全、文化產業等產業政策也有望持續推出提振相關板塊投資熱度。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