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02:59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李 冰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支付牌照自發放以來,“持牌上崗”已成第三方支付領域的行業共識,巨頭們更是將之當成了“香餑餑”,尤其是包含互聯網支付業務在內的牌照一直是炙手可熱般存在。......
????????臨近年底,持牌支付機構再次減員。
????????近日,央行公布的最新支付牌照注銷信息顯示,截至12月20日,今年已有4張支付牌照正式注銷。從支付牌照發放以來,至今共有38張支付牌照被注銷,支付牌照總存量縮減為233張。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從近年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續展和注銷情況看,未來支付牌照被注銷的名單仍會持續擴大,牌照數量將進入一個動態出清的過程,不論是預付卡、互聯網支付還是銀行卡收單等支付資格,如果業務量極小或涉及重大違法違規,都將面臨不予續展或注銷的局面。
含互聯網支付業務牌照被注銷
????????央行官網顯示,今年被注銷的4張支付牌照分別是江蘇省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江蘇CA”)、御嘉支付有限公司(下稱“御嘉支付”)、艾登瑞德(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艾登瑞德”)、安徽華夏通支付有限公司(下稱“華夏通支付”)。
????????從牌照業務類型來看,江蘇CA業務類型為互聯網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御嘉支付、艾登瑞德、華夏通支付的業務類型均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江蘇CA的注銷性質是“被注銷”,但監管部門并未公布注銷的原因;其余3家均為“主動注銷”。
????????央行信息顯示,江蘇CA于2012年6月份獲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注銷時間為2020年11月3日。若此次未被注銷,其牌照有效期應至2022年6月26日。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一直是三大類型支付業務中含金量最高的,主要是線上支付市場的火爆以及寶貴的數據積淀。”
????????支付牌照自發放以來,“持牌上崗”已成第三方支付領域的行業共識,巨頭們更是將之當成了“香餑餑”,尤其是包含互聯網支付業務在內的牌照一直是炙手可熱般存在。目前BATJ四大互聯網巨頭,以及小米、美團、滴滴等企業均擁有自己的支付牌照。
????????涵蓋互聯網支付業務的支付牌照到底有多值錢?
????????在被媒體公開報道的案例中,截至目前,支付牌照轉讓成交價最高的是第三方支付企業聯動優勢,以30.39億元的市價被海立美達全資收購。雖然最近幾年支付牌照的交易價格略有縮水,但仍非常吃香。
????????黃大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三方支付企業的股權變更在2015年至2016年期間較為集中,當時互聯網支付牌照的轉讓價格高達十幾億元。其中,含有互聯網支付及銀行卡收單兩種業務資格的牌照一直是高價值牌照。”
????????“上述支付牌照的并購價格超過30億元,是因為這張支付牌照中含有互聯網支付業務。”支付產業網創始人劉剛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補充稱。
????????從支付牌照注銷的業務類型來看,陳文認為,在監管層眼里并無差別性。“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合規程度及監管力度不斷提高,伴隨互聯網金融整頓的進一步實施,未來因不合規經營問題被央行注銷牌照的數量仍可能進一步擴大。”
多家知名支付機構信息變更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紛紛涉足支付領域;另一方面,監管部門通過牌照續展,不斷加大支付市場退出力度。據央行信息顯示,自支付牌照發放以來,至今已注銷支付牌照38張,現有牌照剩余存量為233張。
????????劉剛介紹稱,注銷牌照一般分為四種情況。一是主動放棄經營支付業務而申請注銷;二是應監管要求,同一控制人下多張牌照僅可保留一張,其他張牌照許可范圍被合并后而注銷;三是因存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續展工作的通知》(銀發〔2015〕358號)規定的不予續展情形或未提交續展申請的,因續展不通過而失去支付牌照;四是經營過程中發生重大危機而被央行注銷。
????????近日央行還審批通過了多家支付機構牌照信息的變更,涉及法人、企業營業場所等變更。在變更名單中,不乏知名支付機構。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后發現,包括財付通、順豐支付、銀聯金融、蘇寧易付寶、度小滿支付、銀盛支付、易付寶、星驛付、合利寶等在內的十幾家支付機構都出現在變更名單中。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的原法人代表馬化騰變更為林海峰;南京蘇寧易付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尚姬娟變更為盧世棟;深圳市銀聯金融網絡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匡艷明變更為劉景輝。
????????目前支付行業的現狀是,一方面,C端市場格局基本大局已定;另一方面,監管力度不斷加大。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研究報告》,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場已經形成支付寶、財付通兩大巨頭壟斷的市場格局,在2019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合計份額高達93.8%。其余200多家支付機構,只在競爭不到7%的市場份額。
????????劉剛認為,“未來嚴監管依然是支付行業的常態。在此背景下,業務量不足以支撐公司經營的支付機構還會退出注銷,特別是只含有預付卡業務的支付機構。”
????????黃大智表示:“獨立的中小支付機構已經很難在C端業務與巨頭們競爭,只有另辟蹊徑,與支付巨頭形成差異化競爭,才有幸存的余地。不論是轉型金融科技、開拓新場景,還是選擇其他轉型方向,中小支付機構都需要尋找到具有自身競爭優勢的方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