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09:4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李冰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示文件顯示,連連數字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致力于構建以全球支付及清算網絡為核心的基礎設施,服務客戶遍布于跨境貿易、電商、零售、商旅、物流...
????????科創板正在集結各路“大佬”,跨境領域的頭部支付機構連連數字也要來了。
????????近日,浙江證監局網站披露了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連連數字”)輔導備案公示文件。文件顯示,中金公司已受聘擔任連連數字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輔導機構,輔導期大致為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
????????同時,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以下稱“中倫律師”)與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稱“普華永道會計師”)也將參與輔導工作。
????????《證券日報》記者聯系連連數字相關負責人,他表示“我司正在浙江證監局的指導下有序推進輔導工作,具體信息請以浙江證監局網站公開披露信息為準。”
????????章征宇為實控人
????????“紅杉系”“光大系”參股
????????公示文件顯示,連連數字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致力于構建以全球支付及清算網絡為核心的基礎設施,服務客戶遍布于跨境貿易、電商、零售、商旅、物流、教育、房產、汽車等多個垂直行業。目前,其主營業務按業務板塊可劃分為支付業務和清算及信用卡業務。其中,支付業務包括國內支付和跨境支付兩類業務。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注意到,連連數字全資控股子公司連連銀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本3.25億元,并于2011年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可以開展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同時,連連支付獲得了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支付業務資質的支付機構。而跨境支付業務是連連支付極為重要的業務之一。根據其披露的最新數據,跨境支付業務目前已支持全球數十家電商平臺、覆蓋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服務70萬+跨境電商賣家。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表示,“連連數字若順利完成上市有了充足的‘彈藥’,猜測其在跨境支付領域還會繼續擴充版圖。”
????????另外,其清算業務則主要來自美國運通和連連數字的合資企業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連通公司”),連通公司在今年6月份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持牌銀行可清算機構,連連數字持股50%;8月份,連通公司已在中國境內正式開始商業運營,包括工、農、中、建、交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均系其首批合作機構。
????????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方面,根據披露,連連數字董事長兼總經理章征宇直接持有發行人11.68%股份,并通過創連致新間接持有發行人14.34%的股份,合計持有發行人26.02%的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此外,光大集團旗下光大投資、博裕資本旗下博裕景泰以及紅杉資本中國旗下的紅杉臻盛,分列股東第四位至第六位,分別持股7.95%、6.05%和5.31%。
????????此外,據天眼查顯示,連連數字至今共完成五輪融資,頗受資本青睞。其中,中國光大集團、賽伯樂投資、普華資本、金浦投資、華麓投資、紅杉資本中國、上海國和投資以及博裕資本等均參與其中。最早于2018年1月1日完成天使輪融資,并在2020年9月完成股權融資。
????????王蓬博認為,“從大環境來看,是鼓勵科技型企業上市的;從牌照的齊全程度以及股東方、投資方背景來看,連連數字上市的前景及優勢也較為明顯。”
????????未來或有更多支付機構
????????謀求上市
????????在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看來,連連數字作為支付行業頭部企業,在跨境支付、數字科技等領域擁有專長,與科創板的定位高度契合。她對《證券日報》記者強調,“連連數字謀科創板上市,從行業角度來看,是重大利好,也為第三方支付行業積極籌備上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據記者觀察,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支付機構中科技屬性較強公司開始逐漸活躍在資本市場。在連連數字之前,已有拉卡拉在A股完成上市;同時,網銀在線母公司京東數科、銀聯商務等機構也正在為A股上市積極準備。
????????王蓬博認為,未來支付機構或迎來上市潮。他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今年頭部的線下收單機構和跨境支付行業業績都比較理想,是支持上市潮的重要原因;第二,行業經過過去幾年強監管的洗禮,合規性大大增強,頭部效應越發凸顯。”
????????蘇筱芮對此說法表示認同,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支付機構謀求上市,并將主要集中在細分領域業務能力較強的頭部支付機構中。她對《證券日報》記者進一步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行業處在冰火兩重天,一方面,互聯網巨頭競相涌入;另一方面,中小機構不斷被洗牌出局。未來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競爭仍會不斷加劇,但科技驅動型支付機構則具有更大潛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