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08:39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王琳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表示已經收到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官方回復。經過監控確認,12月14日,泡泡瑪特濟南萬象城店有5名店員自行拆開11個盲盒,拿走了想要的才結賬。12月21日,公司與...
新京報訊(記者 王琳)有網友近日爆料稱,自己在泡泡瑪特濟南萬象城店買到的盲盒產品被拆封,疑似為二次銷售。12月24日凌晨,該網友稱已得到泡泡瑪特的回應,此事為店員徇私,5名相關店員已被開除。
12月24日下午,泡泡瑪特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網友發布的情況屬實,涉事員工已經全部辭退且永不錄用。同時,泡泡瑪特開始對各地門店巡視并加強監管,歡迎粉絲、消費者繼續監督。
事實上,此前就有消費者反映遇上過泡泡瑪特盲盒外包裝被拆開的情況。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網友在北京apm、北京頤堤港等地的泡泡瑪特實體店里都買到過這樣的產品。
網友發帖截圖
涉事店員已被開除
一位網友近日稱,自己在濟南萬象城泡泡瑪特實體店買了3個盲盒,回家后發現封盒處均有黃色膠水,其中一盒里的卡片還有折痕,疑似為二次銷售。該網友回到店里,發現店里還有其他盲盒存在這種情況。在網友發布的視頻中,現場工作人員稱,將開始內部調查此事,會弄清楚究竟是店員跟外邊勾結、還是店員的個人想法,結果將及時對外公布。
12月24日凌晨,這位網友再次發布視頻,表示已經收到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官方回復。經過監控確認,12月14日,泡泡瑪特濟南萬象城店有5名店員自行拆開11個盲盒,拿走了想要的才結賬。12月21日,公司與涉事的5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涉及的商品全部收回。
12月24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泡泡瑪特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對于網友曝光的店員拆盲盒事件,泡泡瑪特立即進行了調查并處理,該情況確認屬實。泡泡瑪特對此類情況絕不姑息,涉事員工已經全部辭退且永不錄用,處理結果已及時反饋給了該消費者,并取得了消費者的諒解。同時也已經啟動后續整改措施,對門店服務流程的不完善之處進行改進,開展對各地門店的巡視并加強監管,歡迎粉絲、消費者繼續監督。
泡泡瑪特提供的處理結果文件 圖/企業供圖
有店員被指徇私甚至協助黃牛稱重
新京報記者瀏覽大眾點評發現,此前就有人反映遇上過泡泡瑪特盲盒外包裝被拆開的情況,網友在北京apm、北京頤堤港等地的泡泡瑪特實體店里都買到過這樣的產品。也有不少網友提到不會去實體店、更愿意在機器人(12.380,-0.02,-0.16%)商店或者網店買盲盒,原因是實體店的產品遭受暴力捏盒等人工干預的可能性很大。
盲盒愛好者侯女士3年前開始購買盲盒,她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目前并未遇到過“二次銷售”的產品,但實體店確實存在網友所說的這種情況。“有很多人去店里買盲盒,喜歡捏盒子、搖晃盒子、掂分量,目的是為了買到想要的那款產品。而看到有人暴力捏盒,店員卻不聞不問,也讓人氣憤。實體店的熱門款、隱藏款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有心人士‘篩’走了。”
新京報記者還注意到,在大眾點評網友對泡泡瑪特的差評中,有不少是針對店員的,包括對消費者態度差、面對“暴力捏盒”不作為。還有網友稱,遇到過店員的徇私行為,比如不及時補貨反而私自留下一些熱門產品,還有人表示,目睹過店員協助黃牛稱重的情況。
在大眾點評上關于濟南萬象城泡泡瑪特門店的評價中,一位網友在今年3月曾評論質疑該店雙標,該網友稱,如果有朋友在泡泡瑪特上班,就可以隨便摸隨便捏,店員朋友還會立馬把補的新盒給他先挑,而沒有朋友的,拿起來顛一顛就會被制止。
就在今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正式亮相港交所,發售價為38.5港元/股,當天收盤價69港元/股,漲幅79.22%,總市值953.29億港元。其間最高漲幅112.34%。12月24日,泡泡瑪特收盤價為86.2港元/股,跌幅3.79%,總市值1208.47億港元。
在泡泡瑪特的招股書中顯示,泡泡瑪特的自有IP有MOLLY、DIMOO、BOBO&COCO以及YUKI,MOLLY為人氣最高、也最暢銷的IP。與此同時,MOLLY也被認為是泡泡瑪特的一大風險因素。泡泡瑪特稱,MOLLY銷量的任何減少,都可能對其收益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新京報記者 王琳 圖片來源 網絡截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