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06:03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不會超過你的能力范疇;反之,你所有遭遇到投資中的痛苦,都來源于你認知中的缺陷。投資中的所有痛苦,都是與我們的能力圈息息相關的。你的能力圈越寬...
只要是做投資的人,可以肯定地說,大部分時間可能都面臨著痛苦,如果對投資這件事情沒有足夠深入和清晰的認知,投資中的痛苦可能始終如一地伴隨著我們,唯有清楚地認識到投資中痛苦的真正來源,才能少受一點心靈的折磨,投資之路也會更順暢一些。
投資中的痛苦來源于兩個方面,首先當然是虧錢的痛苦,來到股票市場,對于散戶投資者來說,注定了大部分投資者最終都是虧損的,而散戶的錢大部分都是辛苦錢,興沖沖地抱著賺錢的良好愿望進入股市,結果虧錢了,痛苦不?當然痛苦!其次是雖然賺錢了,但是賺錢的速度太慢!比如你的目標是一年賺個40%、50%,但實際上你這一年只賺了10%不到,而你周圍的朋友大多比你賺得多,兩相比較之下,痛苦不?也痛苦!
總之一句話:當投資中的收益達不到預期的時候,就會直接帶來一個結果:痛苦!實際上,如果你對投資沒有足夠深入的認識,大部分時間里,你的投資收益都不會達到你的預期,這就注定了大部分時間里,投資都是痛苦的。
投資看似是一件門檻很低的事情,比如只要開個股東賬戶,賬戶上有幾千塊錢,就可以買賣股票了,但實際上,投資的隱形門檻又是相當高的!要把投資這件工作做好,投資者需要有相當的知識積累,比如對宏觀經濟、產業、公司、市場情緒、資金面等多方面都有相當的了解,還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投資理念和投資體系,才能持續穩定盈利。賺一時的錢容易,但賺恒久的錢確實難上加難!一年賺三倍也許不是太難,但三年賺一倍確實難上加難!
而對于大部分散戶投資者來說,平時工作就比較忙,根本抽不出大量時間對股票市場進行系統學習和積累,在資金實力、信息獲取等諸多方面散戶也存在明顯劣勢,從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大部分散戶投資者其實更適合購買基金等理財產品,也就是說,大部分散戶其實根本不適合進入股市,因為注定了結局大概率是虧錢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投資基金等理財產品來獲取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
何況,隨著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飛躍式發展,疊加A股市場的結構化特征越來越彰顯,股票市場的機構化特征日益明顯,不僅A股,全球股市的走向,都是機構化越來越彰顯的過程。所以,當大部分并不太適合進入股市的散戶投資者進入股市后,很難賺錢就成為“命中注定”的結果。話雖然說得難聽,但現實終究是現實。投資中的痛苦,又如何能擺脫呢?
要想擺脫這種痛苦,也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干脆離開股市,轉入基金等其他理財產品,比如定投基金、購買優質私募基金產品,通過長期投資和理性投資,獲取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還有一種選擇,就是讓自己在股市中成為真正的強者!花更多的時間來研究股票,不斷改善自己的投資理念和交易體系,讓自己擁有優秀機構投資者的思維方式,學會“與狼共舞”,善于博弈,學到價值投資的精髓,如果你有這種潛力和這種自信,當然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但遺憾的是,能夠把這條路走通的,注定是少之又少,這是一條艱辛和孤獨的道路,但如果走通了,又是收獲非常大的道路。
在投資這個現實而又殘酷的市場,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不會超過你的能力范疇;反之,你所有遭遇到投資中的痛苦,都來源于你認知中的缺陷。投資中的所有痛苦,都是與我們的能力圈息息相關的。你的能力圈越寬廣,你的痛苦越少;你的能力圈越窄,你遭遇到的痛苦也就越多。
從本質上來說,做投資的時候,雖然交易的是錢,但背后更深層次的,是我們的認知。我們的認知水平高低,決定了我們在投資中的痛苦指數。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