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9 08:1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披露,秋田微這次IPO首發擬募資金總額為5.12億元,將擬募資金主要投入到觸控顯示模組贛州生產基地項目、新型顯示器建設項目、電子紙模組產品生產線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
《電鰻快報》文/高偉
9月28日,走在液晶顯示行業前沿的深圳秋田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秋田微”)首發IPO申請獲通過,即將在深交所創業板。時至12月26日,已經過會三個月了,卻人沒有IPO的后續動作。
經《電鰻快報》調查發現,秋田微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上市前的突擊分紅、零部件采購謎團及數據打架,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電鰻快報》雖就相關問題向公司發去求證函,但截稿時止仍未收到回復。秋田微在隱藏什么?這家公司還能順利上市嗎?
上市前緣何緊急分紅
據披露,秋田微這次IPO首發擬募資金總額為5.12億元,將擬募資金主要投入到觸控顯示模組贛州生產基地項目、新型顯示器建設項目、電子紙模組產品生產線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秋田微的應收賬款額分別達到了1.17億元、1.33億元、1.54億元、1.57億元,應收賬款凈額分別占到了流動資產的45.55%、40.25%、44.57%、38.79%。對于公司業務快速拓展中面臨的資金壓力,秋田微在此次創業板上市申請的募資項目中特意設置了60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的募資計劃。然而,在募集大額補充流動資金的背后,秋田微報告期內卻頻繁進行大額分紅,甚至還存在超額分紅導致未分配利潤轉負的情況。
2019年3月秋田微進行了報告期內規模最大的一筆現金分紅,分紅規模達3600萬元,分紅規模遠超此前。2016年至2019年,秋田微累計分紅高達5200萬元,相當于此次募集補充流動資金總額的86.67%。秋田微還曾在報告期內超額分紅,竟然導致當年度未分配利潤額轉為負數。2017年秋田微進行現金分紅1000萬元,此舉直接導致秋田微2017年末未分配利潤額變為-89.92萬元。
不得不讓人懷疑,秋田微原本缺錢,緣何有分紅操作?募資后會不會再被分掉?遺憾的是,對于以上上市申請前的緊急分紅、報告期內超額分紅等現象,秋田微并未在招股書中進行解釋。
采購謎團及數據打架
《電鰻快報》還注意到,秋田微零部件采購價格僅業內一半,這種不尋常讓市場頗為懷疑,莫非真有貓膩?
根據招股書披露顯示,在ITO玻璃原材料上,秋田微2018年采購價格7.64元/片,而同行業可比公司亞世光電同年采購價格為13.40元/片,只有亞世光電的近一半的采購價格;在液晶材料方面,秋田微的2018年采購價格卻為5.18元/克,而亞世光電同年采購價格為12.2元/克,僅是亞世光電采購價格的42%。
同行業,同類公司,同期采購同一種產品,價格卻相差甚遠。這究竟發生了什么?對于零部件采購價格的問題,秋田微并未在招股書中提及。
除了采購價格,還有部分數據與供應商、大客戶披露相差較大。
報告期內秋田微與創業板上市公司聚飛光電存在關聯關系,秋田微獨立董事錢可元同時也擔任著聚飛光電的獨立董事,同時雙方之間還存在著關聯交易。招股書披露顯示,秋田微2018年與聚飛光電存在采購交易行為,秋田微向聚飛光電采購總額為72.82萬元,但是根據聚飛光電發布的關聯交易公告情況顯示,雙方之間2018年并未存在任何關聯交易。此外秋田微與大客戶之間也存在披露數據偏差的情況。根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秋田微實現對大客戶慧為智能的銷售額1179.52萬元,但是慧為智能2016年年報中所披露的數據并不能與此對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