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08:42 | 來源:IPO日報 | 作者:未知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IPO日報發現,聯科科技存在增收不增利,內控存缺陷等問題,同時為了IPO,聯科科技“強行”并購兄弟公司。
????????1月14日,山東聯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科科技”)將IPO上會,擬中小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455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IPO日報發現,聯科科技存在增收不增利,內控存缺陷等問題,同時為了IPO,聯科科技“強行”并購兄弟公司。
01增收不增利
????????據了解,聯科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二氧化硅和炭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中二氧化硅產品主要包括LK、LKHD及LKSIL系列橡膠工業用二氧化硅和非橡膠工業用二氧化硅;炭黑產品主要包括N100、N200、N300、N500、N600、N700系列及LK系列橡膠用炭黑和特種炭黑。
????????2017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下稱“報告期”),聯科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6434.25萬元、94133.79萬元、97152.49萬元、44205.39萬元,凈利潤分別為5433.41萬元、9538.07萬元、6681.03萬元、3223.09萬元。
凈利潤卻同比下降了29.95%。
可以看出,在上述時間段內,聯科科技的營收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但凈利潤卻未同步上升,呈現波動狀態,特別是2019年,聯科科技在營收同比增長3.21%的情況下,其
????????IPO日報進一步查詢發現,這主要是由聯科科技2019年毛利率大幅下降所致。
2019年聯科科技的綜合毛利率較2018年下降了近6個百分點。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聯科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5.47%、24.28%、18.3%、20.67%,可以看出,
????????從細分領域看,聯科科技主要擁有二氧化硅、炭黑、硅酸鈉等3大業務,其中報告期內二氧化硅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2249.22萬元、32910.26萬元、31898.19萬元、15170.02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34.37%、35.52%、33.47%、35.18%;炭黑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9195.82萬元、52982.66萬元、58544.89萬元、25675.73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的60.55%、57.18%、61.44%、59.55%。
????????也就是說,聯科科技的業績主要來自二氧化硅和炭黑兩大主業務。
????????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聯科科技二氧化硅的單價為4279.42元/噸,同比下降8.96%,炭黑的單價為5604.34元/噸,同比下降15.48%。
聯科科技兩大主業的產品銷售單價均大幅下降。
也就是說,
02母子公司疑云
????????據了解,聯科科技成立于2001年,由聯科集團、李相浩出資設立。
聯科集團合計持有聯科科技9889.57萬股股份,占其發行前總股本的72.45%,為其控股股東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吳曉林、吳曉強分別持有聯科集團83.33%和16.67%股權,同時吳曉林、吳曉強為兄弟關系,因此兩者皆為聯科科技的實控人。
????????需要指出的是,在聯科科技的發展中,其歷史前沿中存在一起有趣的事件。
聯科科技成為了聯科新材料的全資子公司
2016年1月,彼時聯科集團持有聯科科技100%的股權,同時,由于聯科新材料與聯科科技同為聯科集團子公司,且聯科新材料于2014年12月在股轉系統掛牌公開轉讓,為避免同業競爭,聯科集團將其持有聯科科技100%股權轉讓給了聯科新材料,至此。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聯科科技存在土地、房產不能在短時間內辦理權屬證書的情況,2017年3月,上述股權轉讓事件反轉,聯科新材料又將聯科科技100%的股權依法轉回給聯科集團。
曾經短暫作為控股股東的聯科新材料,現在變成了聯科科技的控股子公司。
更有趣的是,2017年12月,聯科科技進行了一次同一控制下的重大資產重組,該重組完成后,聯科科技持有聯科新材料81%的股權,也就是說,
????????那么,為何聯科科技與聯科新材料非要合并?
????????IPO日報進一步查詢發現,這或許與聯科科技此次IPO有關。
聯科科技母公司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146.1萬元、38529.39萬元、37416.78萬元、17358.34萬元,;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210.5萬元、55523萬元、61109.02萬元、27357.26萬元,
單獨拿聯科科技和聯科新材料去IPO,從業績上看,極有可能過不了會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向IPO日報表示,若,但若兩家合并之后,一起去上市,從業績上看,至少還有些希望。
????????那么,聯科科技與聯科新材料之間的合并是否是為了IPO?同時,為何最后會選擇以聯科科技為主去IPO而不是聯科新材料?
聯科新材料在新三板掛牌時,曾存在關聯交易未披露的情況有關。
IPO日報進一步查詢發現,這或許與
????????聯科新材料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間,與山東聯科白炭黑有限公司、山東聯科卡爾迪克白炭黑有限公司等關聯方發生資金拆借、擔保等關聯交易,2015年12月14日,公司董事會審議關聯交易及對外擔保議案后未披露關聯交易及對外提供擔保公告。
????????至此,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對聯科新材料及董事長吳曉林、董事會秘書鄧金杰出具警示函,告誡聯科新材料及董事長吳曉林、董事會秘書鄧金杰充分重視上述問題并吸取教訓,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數據來源:聯科新材料公示公告
????????那么,是否因為上述原因,聯科新材料才未成為本次上市的主體?
03內控制度存瑕疵
????????除了上述情況之外,IPO日報還發現,聯科科技還存在轉貸、開具無真實交易背景票據的行為。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2018年,聯科科技開具無真實交易背景票據的金額分別為1187.87萬元、2220萬元。
????????同時,2017年、2018年聯科科技還存在以與部分供應商簽訂的原材料供應合同為依據申請相關貸款,供應商收到銀行受托支付的款項后極短的時間內再轉回公司,周轉后的貸款在后續期間內陸續用于支付供應商貨款,其中2017年共發生了42筆,涉及金額為24785萬元,2018年共發生了28筆,涉及金額為29422萬元。
轉貸、開具無真實交易背景票據一直都是監管層關注的重點之一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向IPO日報表示,,在一定的情況下,會對企業上會產生不利影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