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09:07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陸海晴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內人士判斷,一些明星基金的實際凈值與估算凈值出現較大偏差,意味著這些手握重金的基金經理已經調倉換股。
1月11日,機構抱團股高位調整,但傅鵬博、謝治宇等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凈值卻不跌反升,一時間,市場上對于基金調倉的猜測不絕于耳。
業內人士判斷,一些明星基金的實際凈值與估算凈值出現較大偏差,意味著這些手握重金的基金經理已經調倉換股。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基于對“春季躁動”行情后可能出現波動的警覺,不少基金經理近期確實在調倉,減倉了部分前期漲幅較高的熱門股,適度增配了一些估值相對合理的順周期股和科技股。
新年以來,A股市場最熱的話題莫過于“機構抱團會不會松動”,而在“機構抱團股”起起落落間,一些明星基金的實際凈值與估算凈值出現較大偏差,這意味著這些手握重金的基金經理已經調倉換股。多位基金經理也透露,他們對“春季躁動”行情過后可能出現的波動保持警覺,近期減倉了部分前期漲幅較高、估值也已偏高的股票,適度增配了一些仍有業績預期差的品種。
老將新秀齊出手
多只基金現調倉跡象
1月11日,機構抱團股高位調整,傅鵬博、謝治宇等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凈值不跌反升,超乎許多投資者的預料。對此,基金論壇里議論紛紛,猜測這些基金經理是否已經調倉。
具體來看,1月11日,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A估算凈值跌幅1.48%,當日基金凈值實際上漲0.11%。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睿遠成長價值的第一大重倉股是隆基股份,當日下跌近4%;此外,三諾生物、五糧液、人福醫藥等重倉股當日跌幅均超過4%。
在業內人士看來,傅鵬博很有可能對持倉結構進行了調整,“從1月11日的行情來看,傅鵬博很可能降低了前期漲幅較高的新能源、醫藥板塊的持倉。”
1月11日,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宜A情況也頗為相似,基金估算凈值下跌了0.56%,實際凈值上漲了0.42%。謝治宇在近期的直播中表示,這一輪“結構牛”行情中,市場選出的公司確實是基本面穩定、治理優秀的公司,不過目前龍頭公司整體估值處在相對高位,接下來的演進路線可能是花時間消化估值。
除了上述“老將”,去年憑借重倉新能源板塊崛起的“新秀”們,可能也已在調倉換股的進程中。
1月12日,機構抱團股卷土重來,農銀研究精選、匯豐晉信低碳等去年漲幅居前的基金凈值變化同樣“出人意料”。當日,去年混合型基金冠軍趙詣管理的農銀研究精選的估算凈值漲幅為3.33%,實際凈值漲幅為2.56%;去年股票型基金冠軍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股票的估算凈值上漲3.4%,實際凈值上漲2.65%。
留一分清醒
基金經理“邊戰邊撤”
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基金經理近期確實在調倉,減倉了部分前期漲幅較高的熱門股,適度增配了一些估值相對合理的順周期股和科技股。
滬上一位偏謹慎的基金經理透露,近期自己十分關注盤面變化,在持倉股大漲的時候,會逢高適度減倉。據他了解,不少專戶基金經理更傾向于部分獲利了結,保住收益。
上述基金經理表示,“春季躁動”行情或仍將持續,但投資者須保持謹慎,一旦全球流動性出現收緊跡象,A股或遭遇一定沖擊。“未來市場或以個股行情為主,精選個股將變得越來越重要。機構的口味不會發生變化,龍頭股依然是其心頭好。短期部分股票漲幅較高或有所調整,但回調后還會被買回來。”
陸彬在日前的采訪中也表示,不會再如2020年那樣高倉位聚焦新能源板塊,除了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后市重點看好三大領域的機會:一是以化工為代表的順周期板塊,目前化工由于環保和安全等硬約束進入壁壘很高,疫情還導致很多小公司退出,隨著2021年需求上行,能在某些細分領域找到很多機會;二是國防軍工領域中的一至兩個細分行業;三是大金融板塊,包括保險、銀行和地產。
關注主賽道
平衡景氣度與估值
與如火如荼的A股行情相呼應,今年以來新基金的火熱發行為市場貢獻了可觀的增量資金,也被視作重要的情緒指標。
數據顯示,上周8只主動權益基金一日售罄,認購資金近1600億元;1月11日5只主動權益基金再遭搶購,認購資金超過1400億元;1月13日發行的景順長城產業優勢、華夏新興成長再度一日售罄,合計認購資金約400億元。考慮到發行上限,這些爆款基金實際募集金額超過1300億元。
此前市場擔憂,手握重金的機構可能繼續加碼看好的股票,進一步助推抱團股股價上升。但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樹不會長到天上去,選擇合適的估值水平,才能有效控制投資風險。
“我從業15年以來,這種極致行情經歷過幾次。所有行業景氣和投資都有周期波動,選擇合適的增速和估值水平才是投資的王道,不要被市場的情緒影響。無論是2006年至2007年的煤炭、有色,還是2014年至2015年互聯網金融,還是消費和新能源,都是特定時代行業繁榮的縮影。”在德邦基金專戶業務部執行總經理史彬看來,浪潮總會過去,做投資要保持一分理性。
從上述爆款基金投資方向來看,此前大熱的消費、醫藥、科技依然是基金經理重點布局的賽道,因為從長期來看,上述賽道具有高景氣度,契合中國經濟轉型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大趨勢。不過,除了關注賽道景氣度,基金經理也愈發注重對估值的把控。
銀河心佳兩年持有期基金經理李曉星表示,目前消費股的景氣度還在上行,但因為估值處于歷史高位,上漲空間可能有限。科技股中,新能源和光伏電動車處于景氣周期中,今年景氣周期還將延續。此外,傳媒、電子、計算機等行業估值相對偏低,存在投資機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