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 11:17 |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神農股份的主營業務包括飼料加工和銷售、生豬養殖和銷售、生豬屠宰、生鮮豬肉食品銷售,對外銷售的主要產品包括飼料、生豬、生鮮豬肉和豬副產品等,此外還對外提供生豬屠宰...
主營業務為生豬一體化產業鏈的云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農股份)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該公司首發申請于2020年12月17日獲證監會通過。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注意到,神農股份的董事長曾賄賂地方官員,并在第一次IPO被否后質疑發審委的專業性。與同行公司比較,神農股份的主營業務毛利率波動較大,且該公司的個人供應商和客戶較多,其交易的真實性遭到業內人士的質疑。
曾賄賂地方官員 前次IPO被否董事長質疑發審委“專業性”
神農股份的主營業務包括飼料加工和銷售、生豬養殖和銷售、生豬屠宰、生鮮豬肉食品銷售,對外銷售的主要產品包括飼料、生豬、生鮮豬肉和豬副產品等,此外還對外提供生豬屠宰服務。
神農股份曾于2016年首次IPO申請,但未能通過。當時發審委對該公司提出了四類問題,包括客戶較為分散且變動較大、大多為個體工商戶、ERP系統不健全,各期采購用于加工飼料的原材料明顯低于飼料產量,以及疫情和生豬死亡率等問題。
當時有媒體報道,在得知審核結果“未通過”后,神農股份的董事長表示,他的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感覺我們的回答,委員都聽懂了,問題不大。事后想來可能還是發審委里缺少行業性的委員,未能充分理解公司的商業模式。”
有媒體質疑,上市被否,神農股份的董事長為何不反思自己公司內部治理和財務風控流程方面存在的問題,反倒怪監管部門“不專業”“理解能力差”,這不應該是一家企業董事長應當有的心態。
十分值得關注的是,神農股份董事長還存在行賄行為。2020年5月,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份判決書,披露了云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原黨委書記、副主任施增榮的受賄、行賄細節。判決書顯示,施增榮在2005年到2017年期間利用擔任昆明市官渡農村合作銀行董事長,昆明市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主任、理事長,云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副主任等職的便利,收受他人送的288.7萬現金和價值3.179萬元的100克金條一根,其中包括“云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某3萬元現金”。
針對以上行賄事件,神農股份在招股書中只字未提,更沒有披露神農股份當時向施增榮行賄的目的是什么?最終得到了哪些好處?
招股書只披露,神農股份與昆明市官渡農村合作銀行六甲支行簽訂了《流動資金循環借款合同》,借款金額共計2500萬元,年利率低至3.85%。對于神農股份向施增榮行賄的原因,有媒體猜測,可能是為了獲得低息貸款。
個人供應商和客戶較多 交易真實性受質疑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作為農業類企業,神農股份具有以下幾種特點:個人供應商、個人客戶、現金結算、個人卡結算、稅收管理問題、成本結轉問題、內部控制問題,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神農股份的個人供應商采購和向個體經銷商銷售占到了非常大的比例。以采購占比較高的豬副產品供應商為例,招股書披露,從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向自然人及個體工商戶供應商采購金額分別為1.9億元、1.6億元和1.9億元,占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4.37%、18.54%和18.39%。由此可見,神農股份向個人供應商采購的金額和占比均較高。
對于相關IPO中介機構來說,個人供應商和個人客戶的核查一直是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由于農業經營活動的特殊性,農業類客戶大多采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其上下游多為農民個體或小規模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形式的散戶,此模式下,神農股份的終端交易對象分散,交易方式大多采用現金,其業務流和現金流不像其他類型公司那樣有嚴格、規范的交易票據與憑證,交易留下的痕跡少。
因此,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模式下,交易繁雜且原始憑證不齊全,增加了IPO中介機構進行審計核查的難度。一些農業類IPO公司正是利用這種情況來虛構客戶和合同行為以達到虛增收入的目的。
對此,發審委要求神農股份:(1)列表列示并披露全口徑及各業務板塊自然人及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客戶的數量和增減變動情況,如各類客戶數量大幅增減變動,說明原因;(2)補充披露全口徑的前十大自然人及個體工商戶客戶和非自然人客戶,包括名稱、銷售內容、金額和占比,個人客戶的終端銷售情況、涉及客戶類型及地域;(3)補充說明與自然人及個體工商戶銷售、采購交易的交易流程和內控制度,以及現金收付和管理的交易流程和內控制度;(4)自然人及個體工商戶客戶和供應商是否與發行人及其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存在關聯關系,是否存在向發行人利益輸送的情形。
然而,神農股份的各板塊業務與主要供應商均涉及較多的個人供應商,結合報告期內神農股份還存在一定規模的現金收款,這無疑增大了其業績真實性的風險。
主營業務毛利率劇烈波動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2017年至2019年,神農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43億元、10.92億元和17.33億元,實現凈利潤1.57億元、7072.74萬元和4.69億元。2020年上半年,神農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3.14億元,實現凈利潤6.3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神農股份的營業收入較2017年增加4819.26萬元,增幅為4.62%,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下降8310.61萬元,降幅為56.56%。
神農股份養殖業務的主要產品為商品豬、仔豬和種豬。2017年至2019年,神農股份對外銷售商品豬的毛利率分別為4.48%、-30.08%和60.23%,而溫氏股份的商品豬毛利率分別為27.28%、15.56%和35.44%,同行公司牧原股份的商品豬毛利率則分別為27.72%、9.32%和33.97%。
數據顯示,神農股份的商品豬毛利率在2017年和2018年較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少23.02個百分點和42.52個百分點,2019年又超出平均水平25.53個百分點,變動幅度較大。
在仔豬、種豬方面,神農股份在2017年至2019年對外銷售仔豬的毛利率分別為19.20%、10.47%和55.13%,而同行公司牧原股份的仔豬毛利率分別為42.21%、22.59%和63%,分別相差23.01個百分點、12.12個百分點和7.87個百分點。同時,神農股份的種豬毛利率分別為34.06%、43.56%和68.03%,牧原股份則分別為50.49%、35.62%和77.57%,分別相差16.43個百分點、-7.94個百分點和9.54個百分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